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第68节(1 / 2)





  苏爱国说得没错,这蜂蜜价格确实很贵,是鹏城的三倍还多。为什么老家更贵呢?因为鹏城的蜂蜜都是假的,哦不,也不能说都是假的,而是真假掺半。小时候张招娣经常在山上看人采蜜,她对蜂蜜再熟悉不过。所以她从来不买鹏城的蜂蜜。

  她低头跟丈夫解释一通,苏爱国这才知晓缘由。

  苏爱红捧着心口,好家伙,二十块钱一斤的蜂蜜,她都敢喝,这这这……

  张招娣似乎看不到大姑子的惊诧,笑眯眯解释,“我听说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对身体好。”

  苏以沫点点头,“喝蜂蜜水可以润肠通便、促进血液循环。”想到什么,她扯了下爸爸的袖子,“爸爸也喝。蜂蜜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你学习太辛苦了。”

  苏爱国被女儿这么关心自己,心里美得不行,“好,咱们全家都喝。”

  苏以沫扯了下妈妈的袖子,小声说,“这个蜂蜜是真的,给季奶奶也买两瓶吧?还有张阿姨。”

  她上辈子都不敢买蜂蜜,好不容易碰到真的,就想多买两瓶送人。

  季爷爷和季奶奶是他们家的大恩人。因为有他们帮忙,爸妈才有机会买到集资房。十几年后,那房子少说也能翻十倍。这么大的恩情怎么也得报答人家。他们年纪大了,送蜂蜜补补身体,再合适不过。

  张阿姨借了他们家五千块钱,后来也不要利息,这也是恩情。

  人情往来平时就该多走动,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切记不要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没人喜欢跟功利心太重的人来往。

  张招娣愣了下,“买是没问题。但这东西没有标签,当礼物送人是不是不太好?”

  主要这蜂蜜是用普通瓶子装的,连生产日期都没有,送人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她担心季先生和季夫人会嫌弃,直接将蜂蜜丢掉。

  苏以沫笑了,“蜂蜜就是初级农产品,不是三无产品,不需要贴标签。”她顿了顿,“到时候我会跟季奶奶好好说说,这个是真蜂蜜。他们肯定会喝的。”

  张招娣见女儿信誓旦旦保证,想想又买了三瓶,季先生家两瓶,张语一瓶,主要之前她送过邓厂长录音机,再送一瓶蜂蜜就够了。

  除此之外,她特地买了咸菜,不是一斤两斤,而是买了上百斤。

  苏爱红:“……”

  她拉了下弟弟的袖子,小声问,“你们买这么多咸菜干什么?鹏城天气那么热,可别放坏了。”

  为什么她会知道呢?因为苏以沫之前说过,她在鹏城根本不穿棉袄,只套件外套就成。身上的羽绒服还是临出发前特地买的。

  苏爱国知道姐姐怕他们糟蹋钱,笑着解释,“她要带回鹏城。卖给别人吃的。”

  苏爱红恍然,同时又深深自责,早知道她就在家腌咸菜了,应该也能挣不少钱。

  张招娣觉得鹏城的人更喜欢吃雪里蕻,苏以沫觉得疙瘩丝也不错,让妈妈也买些。

  张招娣于是每样各买了一百斤。苏爱国拎牛肉之类的东西,已经拿不下。张招娣一个人抗不动两个袋子,苏爱红主动帮忙扛一袋。

  苏以沫跟在三人后头,不得不说,姑姑干惯体力活,力气就是大。

  明明爸爸和姑姑年纪一样,而且还是男人,居然没有姑姑有劲儿。

  苏爱国无意间扫到女儿瞥过来的眼神,额头的汗珠滚落得越发勤快,脸讪讪的,心里委屈得不成:他也想有劲啊,可他多少年没干过重活了。

  买完东西,一行人回了家。

  大概是因为花的不是她的钱,苏奶奶这次没有发牢骚,主动帮忙将一些贵重的肉菜提进屋。

  看到买了不少咸菜,而且要带回鹏城,苏奶奶嘴里骂骂咧咧,将咸菜扔在原地。

  看到苏以沫手中提了个小篮子,猜到这是张招娣给女儿买的。再看到张招娣买的锅、蜂蜜和各种山货,猜到这些东西不是给他们老两口买的。实在没忍住又骂了一声,“败家娘们!不会过日子。”

  怕张招娣大近年跟她吵架,她扭头跑了。

  苏爱红有点尴尬,张招娣没跟婆婆计较,两人去灶房做饭。苏爱国也跟进去帮忙。

  一帮孩子在门口跳绳。虽然口音有些不同,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两地跳皮筋的口令居然一模一样。

  四个孩子跳来跳去,没一会儿就热了一身汗。

  冬天冷,每人身上都套好几件,苏以沫还好些,她穿的是羽绒服,不算重,但另外三个孩子却是累得不行。

  岔路口的位置,苏奶奶正在和街坊四邻聊天。

  苏以沫示意大家先停下,偷偷跑到他们身边,想听听有什么八卦。

  但是她忘了这些人说的是g省的方言,这些人语速快得不行,她听的一知半解,根本听不明白。

  倒是她妈妈买鸡的那户人家看到她,主动询问,她妈工资多少钱?

  农村人问话特别实在,压根不知道这是个人隐私。不熟的人最好问这种私密问题。

  苏奶奶也竖着耳朵听,显然她也想知道张招娣工资有多少。奈何那个泼妇拿钱当命,别说问她要钱,问一声都能急眼。

  苏以沫摇头说不知道,不等对方问,她反过来问对方女儿有多少钱工资。

  她刚刚听了一耳朵,这大娘的女儿是村里小学老师。

  大妈骄傲地挺了挺胸,颇有些自豪,“一个月有四五十呢。”

  在大妈看来,老师这份工作不仅体面,而且不用下地干活,每个月还能拿四五十。比种地要强。

  但听在苏以沫耳里,却是少得可怜。

  这可是1990年啊,小学老师工资居然这么低。鹏城最低工资是350,老师工资怎么也比350持平吧?没想到相隔两地,工资居然差了六七倍。怪不得成千上万的人挤进鹏城呢。

  她愣神时,小亮在后头扯她袖子,男孩子不喜欢跳绳,要不是为了讨好这个从城里来的小表妹,他压根不会玩这个。

  现在她不想玩,正和他心意,但是也不能一直闲着,于是他跟弟妹一商量,“咱们去后山挖冬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