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2 / 2)


  还买了两斤南边才产的茶叶。林满堂没买太好的,只要了普普通通的那种。

  等他回来后,林广源又开始担忧起来,“咱们带那么多钱回去,要不要雇个人啊?”

  林满堂见他这么担忧,本着安全第一,还是去镖局雇佣了三个镖师。

  因为离得近,人数也不多,只花了十吊钱。

  林满堂趁此机会,跟对方打听这附近有没有什么特产,他来时是两辆牛车,现在买的东西连一辆牛车都不到,就想顺便运点货回去。

  镖师自是对周围几个县城比较熟悉,告诉他本地的绿豆粉丝很有名。

  绿豆粉丝?这个根本不稀奇,林满堂又问,“别的呢?”

  镖师没办法回答了。

  主要是府城离新陵县太近了,几乎这边有的,新陵那边都有。

  倒是有个镖师道,“前几天我们镖局打南边押送一堆货物回来。现在那商贾正等在出售呢。你要是想买,我可以帮你问问。”

  林满堂眼睛一亮,要是有水果,那不是刚好回去可以做冰饮。他迫不及待答应,“好。”

  镖师很快就去联络那商队,得到对方允许,带林满堂去住处挑选货物。

  “我这里有茶叶,丝绸,果品,你要什么?”

  林满堂问,“你这边有什么果品?”

  “有芒果。南方水果大多都不好带。也就是芒果才好一点。不过我带得也不多。”说完打开袋子。里面有一袋都是芒果,颜色绿中发黄,显见摘的时候是绿的,经过一路,已经有一半都变黄了。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吃了。

  林满堂压下心头的喜悦,“多少钱?”

  “你要的话,必须全部都买了。我不零卖,这几日就得散干净。”

  这一袋怎么说也有两三百斤,林满堂点头,“你先告诉我多少钱一斤?”

  “一斤十文。”

  这价格已经算厚道了,他这毕竟是批发价,要是当街零卖,起码得十五文一斤。

  林满堂咬了咬牙,“行,你称重吧,我都要了。”

  付完账,林满堂和镖师扛着芒果回了住处。

  第四天早上,一行人套上牛车离开府城。

  第53章

  且不说林满堂这边, 就说李秀琴自打男人和女儿走了,她就开始琢磨怎么卖冰棍。

  她罗列所需的食材,发现做冰棍还需要冰棍棒。可她不确定冰窖的温度能不能结成冰, 所以想先试试看。

  第二日一早, 李秀琴去集市买了两斤糯米粉, 三斤白糖和两斤茶叶沫子。

  将提前泡发的绿豆和红豆从水里捞出,放进锅里煮至开花捞出。

  水倒入锅中,糯米粉和白糖, 煮开后, 自然冷却。煮好的红豆和绿豆分别放进碗里,然后注入刚刚煮好的糯米白糖水。

  再拿了木桶,放入冰块,里面加入食盐。这样木桶就相当于冷冻室,再将两个碗摆放进去,在碗里放了半根筷子。

  将木桶放进冰窖。等了半个时辰后, 李秀琴将木桶取出,碗里的水已经结成了冰。可因为是粗瓷, 冰块根本没办法像硅胶那样方便取出。

  古代材料很单一,粗瓷不行, 木桶不行,李秀琴只能试试铁桶, 如果铁桶也不行, 她就得买油纸垫在里面了。

  在此之前, 她要先去大庄村找郝木匠定做冰棍棒。

  她找上门的时候, 郝木匠正在堂屋雕刻筷子。

  李秀琴比划了下自己需要什么样, 多大的木片, 看到他能在筷子上刻字, 心中一动,“能不能在木片上印字?”

  郝木匠点头,“当然可以。我这是人家想在筷子上贴金箔,所以才需要刻字的。”

  印字并不贵,只要用一块石头刻好字,粘上红泥印上即可。

  郝木匠问她要印什么字。

  李秀琴想了半天,才道,“正面就印祝福词,比如财源广进、万事如意、步步高升、百年好合等等,后面印‘新陵县,小庄村,林满堂家’即可。”

  郝木匠一愣,“你打算做多少个呀?”

  李秀琴随口道,“先做一千个吧。”

  郝木匠瞠目结舌,“你做这么多木片有什么用?”

  李秀琴笑道,“我有大用。”

  郝木匠百思不得其解,这木片能有什么大用,但是人家明显不想说,他再问就很失礼了。

  付完钱,约定过几天来拿。

  等了两天,再次赶集,李秀琴找铁匠帮忙制作一个圆柱形铁桶。

  等了三天,李秀琴拿到铁桶,试着做出冰棍,这次她攥着筷子,很轻松就将冰棒取出来了。

  实验成功,李秀琴又去找铁匠定了九十九个这种圆柱形铁桶,又买了五十斤糯米粉,六十斤白糖和一千张糯米纸。

  她打算做红豆冰棒、绿豆冰棒和雪糕。只是红豆、绿豆、红糖、糯米都容易买到,只是牛奶却不怎么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