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节(1 / 2)





  阿寿写的不能叫小说,有点类似于前世她看过的童话故事,道理很浅显,但他语言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知不觉就入了迷。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林晓早就过了看童话的年龄,就借了其他的书,将自己写的书留下,就回家了。

  第三天是小年,大吉正好休息在家,林晓过来找他们。

  几个孩子看到她来了,原本说说笑笑都住了嘴。

  林晓觉得他们很奇怪,“怎么了?”

  大丫握住她的手,“晓晓啊,那个,你别气馁,你是第一次写,肯定没经验,你多写几回,一定能写好的。”

  林晓愣了下,瞬间明白过来,“我的书被退回来了?”

  大丫看向大吉。

  大吉给林晓拿了两块糕点,“晓晓啊,那个书店掌柜说,你的故事写得很精彩,但是语言太生硬了。”

  说实话没被选上,林晓也挺失落,但是她这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既然语言太生硬,那她改就是了,于是她失落过后,决定再改改,“还有呢?”

  大吉没想到她这么刨根问底,被她问住了,干巴巴道,“他就跟我说这么一句。”

  林晓抿了抿嘴,拧眉沉思。语言太生硬?

  几个孩子怕他受不住打击,纷纷宽慰她。

  “你头一回写,已经很好了。至少人家夸你写得很精彩啊。”

  “对啊,我们连字都认不全呢。你都能写故事了,已经很了不起了。”

  大丫试探道,“不如让阿寿帮你改改?我觉得他写的小说,我能看得懂。”

  林晓一愣,“我写的你看不懂吗?”

  大丫有些汗颜,“你第一遍写的,我的确看得懂。但是后来写的,我就看不懂了。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呢。”

  林晓想了想,阿寿到底比她有经验,让他帮忙看看也好,就答应了,“行啊。”

  今天正好是小年,马地主要带阿寿过来送节礼。

  林晓也不急着回家,在炕上玩起投壶。

  快到晌午时,马地主带着阿寿来了,林福全和刘翠花招待马地主,大吉大利负责接待阿寿。

  大吉去端果子。

  大利喜滋滋把人往屋里请,“阿寿,我跟你说,你送来的故事书太好看了。比其他好看多了。”

  阿寿被夸,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小得意,“我头回写书,没什么经验,生怕卖不出去,担心好几天。后来我让石头守在书肆门口,看见我的书卖得还行。这才放下心来。”

  大利碰了碰他肩头,冲他挤眉弄眼,“你赚了多少钱啊?”

  “我头回写,润笔费很低,千字才十文。只比抄书多了一点。不过那掌柜的说,下本的润笔费会给我加。”

  大利没怎么拿过钱,听到千字有十文,只觉得这是一笔巨款,“你这么小就会赚钱,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话的功夫,将阿寿往他们屋带。

  大丫几个也在,不过三个已经下了炕,正打算迎出来,他们就进来了。

  阿寿看到大丫,微微有些惊讶,“十几天不见,你倒是白了许多。”

  大丫最近一直闷在屋里,再加上今年赚到钱,伙食好了许多,她皮肤比之前白了一些。

  家里人天天见她,感觉不到。

  听到她夸自己,大丫忍不住翘起唇角,“真的?”

  二丫冲她挤眼睛,“大姐害羞了。”

  大丫追在她后头打。

  笑闹一会儿,大丫把林晓的书拿给阿寿看,“这是晓晓写的,你给瞧瞧呗。”

  阿寿点头,“好啊。”

  大吉端着点心进屋,将点心放在炕桌上,让阿寿脱鞋上炕,“地上太冷了,可别冻着了。”

  阿寿点头,脱鞋上了炕,大吉大利也跟着上去。

  大丫三个就坐在边上。

  五万字的大白话缩减成白话文只剩下三万多。

  阿寿很快就看完了,指出其中的问题,“故事很精彩,也很严谨。但是你的对话都是书面语,语言太过单一。”

  林晓写的这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设想也很大胆,逻辑也是无懈可击的。只有语言太过死板。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文化水平不一样,性格不同,他们说的话自然也不可能一样。

  林晓靠过来,“比如呢?”

  “比如你说这个妇人是个泼妇,可她说的话太有才了,这句居然还有个成语。她都没念过书,怎么可能知道成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