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8节(1 / 2)





  吃完席,林满堂先送县令离去。

  出来时,遇到几个村民,看到县令,他们冲县令恭恭敬敬行了礼。

  县令走后,对待其他人也没有傲慢,更没有仗同村举人就耀武扬威,倒是让刘氏族长刮目相看。

  他也是有功名的人,这次前来吃席,也让他见到小庄村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极细微的,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出来。

  人得势就会张狂,就如李家人。自打李广角当了里正,他就察觉出李家人挺直腰杆说话,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有种狗仗人势的感觉。

  可小庄村的村民们却能够在如此时刻,收敛自己,无疑是有高人指点。

  刘氏族长视线落在一直保持笑容的林满堂身上。

  虽然对方发了家,但刘氏族长根本没当一回事。可对方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就考上举人,这份天资不容小觑。他要跟大儿子说说,一定要跟对方打好关系。

  林满堂可不知道刘氏族长如何想,他现在欢送这些学子离开。等他们上了牛车,送走了他们,林满堂才揉了揉脸,回了家。

  一进院子,就见刘青文还没走。

  刘青文是特地等的林满堂,他想问林满堂什么时候开始教书?他好安排课程。

  林满堂让他三日后过来,“就在我们家上课。我们家空房间比较多。村里的学堂得明年春天才能盖,耽误两个月时间就太可惜了。”

  冬天可是村民们少有的空闲时间,可不能浪费。

  刘青文正缺钱呢,上课就意味着有钱,他自然一口答应。

  刘青文得了准信,拱手就要离开,却听林满堂又叫住了他,“对了,你还得给咱们村的大人每天上一堂礼记的课。”

  刘青文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学礼记做什么?”

  林满堂笑道,“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们不识字,你要将道理讲得浅一些,只要意思对了就成,不要求他们原文背诵。”

  刘青文恍然,原来是想给他们立规矩。不让他们仗着林叔的势在外面胡作非为。林叔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刘青文兴致勃勃点头,“好,我回去就准备。”

  林满堂见他如此着急,顿时哭笑不得,“你都不问你每个月能收多少束脩吗?”

  刘青文哪懂得这些,尴尬挠头,“只要能养得起我就成。”

  林满堂摇头,“你一共要带三个班。男班、女班和成年班。男班和女班暂时只教识字,成年班就教礼记。对了,每两个月你要出一份试卷,考较他们的学识。到时候前三名,我们要予以奖励。”

  “你每个月的束脩是两吊钱,逢年过节有五百文,你想买什么东西就自己添置。这些走的都是村里的账,我是公事公办。”

  刘青文艰难得咽了口唾沫,“我有两吊钱?这么多?”

  “你也别觉得多。其实并不多。因为识字班暂时只上上竿,成年班却要晚上。就是吃完晚饭之后,上半个时辰就成。”

  刘青文点头,他还有一下竿的时间复习功课,时间很充份。

  “对了,我还要你帮我考查有哪些孩子有读书天份。到时候要着重培养。”

  刘青文明白了。其实他们族学也是这样。

  他们族学分为蒙学班和科考班,学的内容相差极大。

  “若是有天份好,到时候就要开设科考班。要是你没时间,到时候我可以找别人来替你的识字班。你专门教科考班,你看怎么样?”

  这个安排算是非常贴心了,刘青文自然乐意,满口答应,“行,都听您的。”

  林满堂看了眼他这身衣服,还是去省城考试时穿的那身。之前去长沙刚刚好,可现在温度又降了,他还穿这个,就显得身子有些单凉。想来他就这一身体面衣服,便叫了范寡妇过来,给他量衣,“你是咱们村的先生,一年四季包两身衣服。”

  刘青文抿了抿嘴,要是再弄不明白林叔是在照顾他,那他就是个傻子了。

  人家为了照顾他的自尊,才将话说得这么漂亮,他要是戳穿,就枉费对方的好意。

  他暗暗记在心里,想着一定好好教书报答对方。将来他要是考上功名,一定要回报对方。

  第二日,林家宴请村民和亲戚。

  李秀琴在门口迎接自己的亲人。

  李广角和刘淑惠一早就来了。

  说起李广角,昨儿跟县令喝了酒,他回去后醉熏熏的,连晚饭都没吃,睡到半夜,肚子被饿醒。

  醒来时,一个人坐在床头傻乐,把睡梦中的刘淑惠差点吓死,以为老头子发了癔症。

  后来见他神色正常,思维清晰,才明白他只是太高兴。

  这不,刚吃完早饭,他就拉着刘淑惠过来。

  刘淑惠一把握住大女儿的手,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你是个有福的。谁能想到呢,满堂居然这么出息,竟考上了举人。”

  到底是大女儿眼光好,找了个有本事的男人,还将娘家也给带起来了。这女儿生得不亏。

  李秀琴笑笑,侧头看向一直躲在她身后的李秀菊。

  对方一声不吭,蔫头耷脑的,好似不敢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