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09 深山隐迹做印染(1 / 2)

009 深山隐迹做印染

龙鸣剑听到这里,就问道:“前辈,你们山上这么几大姓,就没有读书应科举的?”

郝天民答道:“我们几大姓都读书啊!老祖爷爷小时候,老祖宗就给他请了先生,让他在老营读书。等进山后,他想,郝家山的人不能都是睁眼瞎,得读书,因为要是再起事,郝家山的人都要能带兵打仗,睁眼瞎,除了能在前面冲杀几下,还能做啥?所以就在山上办了学堂,请了先生,叫山上的年青后生都读书。不过也有规矩,只读书,不应科举!要是哪个下山应满清的科举,就终身不准再回郝家山,所以我们山上的子弟从未去应过满清的科举。我们就边耕读,边开染坊,边等机会。”

听郝天民这么说,王天杰就问道:“前辈,你们不应满清的科举,还读四书五经?”

郝天民笑道:“虽然不应科举,可还要做人啊!这四书五经,是孔孟写的圣贤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都读过!不过,我们隐在山里,只是等待时机,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复仇,所以我们主要读的还是兵书战策。”

龙鸣剑又问道:“前辈,你们在山里耕读,咋把染坊开到成都了呢?”

“进山后,前四代人都只是耕读,到五代祖德昌公,郝家山才开始开染坊。从那时起,就在中坝场开起了‘郝氏染坊’,就一直做到了现在。”

郝家山上,遍生蓼蓝草、板蓝根、艾蒿,每到春来,漫山遍野,郁郁苍苍,但郝家山人,除了每年采摘一些做草药外,就任其自生自灭。到郝家山郝氏的第五代人郝德昌,经常贩山货到成都,结交了一个姓路名德明的开染坊的朋友,两人非常投缘,经常往来,久而久之,就结成了异姓兄弟。路家本是江南无锡的印染世家,康熙年间因亲戚做成都知府,就到成都开了染坊分号。生意很好,亲戚离任,路家也没有把染坊撤回江南。

后来郝德昌邀路德明到郝家山做客,看到郝家山上漫山遍野的制靛原料,路德明喜不自禁,就和郝德昌商议合伙开染坊。郝德昌把几姓兄弟召集起来一商议,就决定了开染坊的事。郝德昌就在东边六十多里外的中坝场边买了一片地,开起了染坊。中坝场在江油虽然是个小场镇,但它是个水陆码头,平日里比县城武都还要闹热,所以郝德昌把染坊开在了中坝场。有郝家山的原料和资金,有路家的技术,染坊的生意就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

路德明本是兄弟两人,兄长路德欣在无锡打理总号,路德明就在成都打理分号。到路德明晚年时,因兄长无子,江南总号无人继业,路德欣就让路德明回江南,路德明也只有一个独子,也无人继续打理成都分号,就把成都的分号盘给了郝德昌。双方虽不再合伙,但仍有业务往来。

经郝家山几姓兄弟商议,把染坊定名为“郝氏染坊”,这以后,郝家山代代经营郝氏染坊,生意越做越好,使郝氏染坊在川中印染行业中声名鹊起。

他们的家业一天天扩大,近年又在重庆和武昌开了分号。

“没有机会再起事,也就只好在山中为民。直到郝家山第十二代传人,也就是老朽的父亲元举公,我们郝家山在隐迹为民快两百年的时候,又才重出江湖,开山立柜,搞起了‘信义公’。”

郝元举在绵州组织了哥老会大堂口“信义公”,郝家山的这几姓人家也就海起了袍哥。

郝家早年并没有组织哥老会,因为他们并不想“反清复明”,虽然闯王李自成败亡后,郝摇旗也接受了南明永历帝给的封爵,但郝家和曾、王、罗、李、吴等亲兵家族在骨子里仍然是忠于闯王的,他们盼望有东山再起的时机,他们盼望恢复闯王的事业。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江南闹起了太平天国,各地的民间帮会也纷纷起事,而郝元举正值壮年,看到天下大乱,觉得正是起事恢复闯王事业的大好时机,就召集曾、王、罗、李、吴等姓兄弟商量,想在川北起事。恰好此时太平天国的石达开率军入川,他就赶紧做起事的准备。但他们把郝家山所有青壮集合起来,也只有七八百人,实在是势单力薄,难于成事。他就让兄弟们在川北各地串连志在反清的人,想召集到几千上万人,再起事大干一场。然而他的准备还没做好,石达开就兵败安顺场了,郝元举因自己的实力太弱,又失去了起事的最佳时机,就放弃了起事。此后他就在川北串连志在反清的人,壮大力量,等待时机。在串连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哥老会的首领,也知道了哥老会的秘密,他发现哥老会这种组织在四川民间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于是他回到郝家山跟兄弟们商量后,就组织了绵州哥老会大堂口“信义公”,搞起了自己的袍哥组织。因为他武艺高强,又为人仗义,很快就收服了绵州境内的一些小的袍哥组织,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成都以北的各府县。

后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失败了,纵横江淮、齐鲁的捻子也失败了,川中哥老会各大堂口一直也没有找到起事的最佳时机。郝元举没能等到哥老会起事的那一天,他在甲午中日战争那年冬天去世了。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郝天民就继任川北绵州大堂口“信义公”的大龙头。

郝天民继任后,把“信义公”总舵从郝家山迁到了中坝场,一年前又从中坝场迁到了成都,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在成都的染坊业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与其他大堂口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收集情报,郝天民又想法在重庆和武昌开设染坊的分号,让老二郝云林、老三郝云海带领曾、王、罗、李、吴家的同辈弟兄去主持分号的事务。老二、老三带那些兄弟在武昌、重庆名义上是做印染生意,实际上做的是搜集情报和传递消息。

郝天民给龙、王二人讲完了郝家山的故事,他们也吃完了晚饭。

说完郝家山的故事,郝天民问道:“两位兄弟,你们不是专门来听老朽讲郝家山的吧?”

龙鸣剑道:“前辈,明人就不说暗话,我们来见您,就是想请您带手下的兄弟,跟我们联手,在川省跟满清斗,把满清推翻,打出汉人的天下,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共和政府。”

郝天民又问道:“你们打算咋整?”

龙鸣剑道:“前辈,不瞒您说,我们同盟会在其他省的人手要多得多,但在川省,我们这个支部的人手就太少了,所以载赓大哥就给我们出了主意,让我们想法联络川省的各大堂口,宣传同盟会的主张,然后搞个攒堂大会,成立川省袍哥总堂口,把愿意接受同盟会的主张的大堂口集中到同盟会的大旗下,等时机一到,就在川省起事,推翻满清,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郝天民听龙鸣剑说完,就答道:“二位兄弟,我郝家山和信义公的宗旨就是要推翻满人的朝廷,所以孙先生和同盟会的主张是我们能接受的,老朽愿意带兄弟们加入孙先生的同盟会,所以,那个攒堂大会老朽肯定要去,我信义公的兄弟也肯定会站到同盟会的大旗下!”

龙鸣剑听完郝天民的话,高兴地说道:“前辈,这太好了!等时机一到,我们就在川中大干一场!”

郝天民却叹了口气,说道:“唉,等这时机已等了好些年了,这时机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

王天杰就说道:“这得等啊!我们的实力不如官军,只有先把人马拉起来了,才能抓住最佳时机,一击成功啊!”

郝天民道:“对!要跟满清斗,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接着,龙鸣剑又把自己在谘议局听到的情况给郝天民说了,末了,他说道:“前辈,这时机可能说来就来了,我们还得赶紧去罗泉井,跟载赓大哥商量,抓紧把攒堂大会筹备起来,才能把人马拉起来。”

郝天民就问道:“后边我们咋联络?”

龙鸣剑道:“前辈,我和天杰很快就要去罗泉井,在这城里联络也怕出事,这样吧,城南中兴场的马宅,是载赓大哥的一处香堂,前辈如果有重要消息,就送到马宅;如果我们有事,就派人到这里跟前辈联络。”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郝天民,说道:“前辈,这是接头的切口(暗语)!去的人说上句,接的人说下句就行了。”

郝天民接过看到,纸条上边是这样十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