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 如此办法(1 / 2)

第2章 如此办法

文庄王颇为神秘的笑了笑,“宰执,本王的想法是正确的。等你回去之后可以和他谈一下,本王听说他是……”

澹台商立刻回答着:“内侄澹台宬。”

“对,这就是本王想说的,看来澹台宰执总能知道本王想说些什么!也能够提前知道该怎么说。”文庄王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臣……臣实为不敢。”澹台商说着就准备跪在这议事堂内了。

“宰执不必如此。”看到澹台商将要有的举动,文庄王说出了阻止的话语。

澹台商只是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衣袖之后,就恢复了刚才站着的姿势,他恭敬的说着:“我王是知道臣的,臣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臣也知道我王不会责怪于臣……”

“澹台宰执,你的侄子现居何位?”宋哲凌厉的问道。

澹台商看了看宋哲,“并无实职。”

在听到澹台商如此说后,宋哲就看向文庄王说道:“臣启我王,臣以为此事不可。”

“臣也附议,认为不可。”

澹台商一边说着,一边就在心里想着:你宋吏首又怎会同意?

“先不说此事了,本王自有打算。”文庄王右手一挥说道,“说回刚才的议题,宋吏首可听说庙堂准备收回炼铜权?也就是不允许各诸侯国私自炼铜钱,要统一使用庙堂炼制的铜钱,各诸侯国的铜钱也将限期不再使用,否则便是与庙堂作对,这自是要受到严惩。”

“这个……臣未曾听说。”宋哲觉得庙堂不会如此行事才对。

“澹台宰执可知道?”文庄王接着问道。

“臣也未曾听说。”澹台商同样觉得朝廷不会如此行事。

“诸侯国的王宫可以有甲兵,但这人数是有限制的。各诸侯国是不能拥有数量庞大的甲兵之士,这在分封之初就已经是明令禁止的,可上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朝廷也感到各诸侯国的甲兵人数在变多……可我国却一直都是按照庙堂的指令行事,从不敢有丝毫违背,以至于我国连自保的能力都不够了。”文庄王看着站在台阶之下的澹台商与宋哲说道,但文庄王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却是面无表情的。

此时的澹台商体会出,这是文庄王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形下说出的话语,他知道文庄王是想改变这样的情形,但是文庄王却又难以做出什么改变。

“难道我王是想变法?”宋哲本不想这么问的,但他还是让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

澹台商说道:“宋吏首,这岂能是你随意提及的?我王自有主张。”

文庄王又慢慢的坐在了他的王位上,“变法何其难!又去哪里找寻这样的变法人物?没有明君强臣,变法岂能轻易成功?前朝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二位都是熟知前朝历史之人,又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大凡变法者,又有几人能够做到隐名而退的?”

“我王自是明君。”在文庄王说完后,澹台商就立刻说道。

“在臣看来,我王又岂会不是明君?在这众多的诸侯国中,也只有我王才是明君。”宋哲也对此表态道。

“既是明君,为何国力却是如此?竟然远不如旁边的几个诸侯国。”文庄王做出了否定,他是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个明君的称呼。

“我王,这样的变法之臣总会出现的。”澹台商坚定的说着。

“本王也如此想,可这样的大才又在哪里?现下也不合适进行变法,我国也经不起这样的变法了,其他的诸侯国也没有一国实行变法之事的。罢了,还是先说这现下的事情,我国历来都未曾发现有铜,本王下令臣民也曾到处找过,可最终依然无所收获,又何谈炼造铜钱?一旦庙堂收回这炼造铜钱之权,我国岂不更是难以自保?”这次文庄王的表情出现了一些变化。

“我国并不是土地众多的诸侯国,先民也未曾发现过铜。之前我国炼造铜钱所用的铜都是来自于庙堂,这也是嘉许我国对于庙堂历来的支持,这样的铜杂质很少,臣民自是认可这样的铜钱,只不过庙堂运来的这种铜的数量自是不多。可前不久武简王用了杂质较多的铜来炼造铜钱,这也使得铜钱不那么值钱了,这样的铜钱也流入到了我国,臣民自是不认可的。”宋哲说明着现下的一些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