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 六十八 章(1 / 2)

第 六十八 章

A ,最快更新异时空之谋士风云最新章节!

新书已经开始上传,书号:146151

四位皇子和六部尚书以及百官在李良家的院外驻足而立,谁也不明白健宗为什么会驾临到这里来。为了赶早朝,不少的官员都没吃早饭就到皇宫去了,这会已经是饥肠辘辘了。眼瞅着皇上进了院子,都盼着他能早点出来,不管对李良是杀是剐,总归只求能快点把这场事情了了,家里人还等着准备过年呢。可等了老半天却不见皇上出来,不但四位皇子焦躁不安的在那里来回溜达,就连官员们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声音虽低,但架不住人多啊,半条巷子里都是一片嗡嗡之声。

外面吵杂声此起彼伏,而屋子内的两个人也没闲着,一老一少在屋子里是嘀嘀咕咕。

李良道:“既然中原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高祖皇帝遗命的要求,而大唐也有足够的国力来完成统一中原的梦想了,那么伯父为何不早下决断开始统一之战呢?依晚辈来看,几年前中原水旱之灾频繁之时,丰、卫、燕三国国中无粮,就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如果那时候发兵的话,灭他们绝不是什么难事。”

“哎!”健宗叹气道:“寡人何尝不知道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哎……不寡人想早日发兵,是……寡人的身体实在是抗不住了。当时御医给朕请脉的时候告诉朕,若是能安心静养的话朕还可以有十余年的春秋,但若是过于操劳的话,寡人随时随地都可能去见列祖列宗了。在那种情况下,没有选定好合适的继位人之前,朕是不敢出兵的,迫于无奈,寡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手中溜走。”

李良道:“伯父是在担心后来之人压不住五王和国公们的争斗吧!”

“不错!”健宗道:“这五位王爷和十一家国公是当年高祖皇帝留下的一条连环计,即相互牵制又共同制约皇帝的权威,还能避免朝廷之中奸佞把持朝政,我大唐两百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昏君和权臣当道完全是靠着这条连环计。但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也对高祖皇帝的这条连环计怨言很多,很多人都在怪他对子孙们太狠了。这两百年来十多位郑氏的王爷从高高在上的皇族沦为了街头的乞丐,更有几人连性命都没了。长久下来,皇室和国公之间就积累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恨了,皇族之中也早就有了要废除国公权势的论调。”

说到这里健宗指着李良道:“你们家三十年没有封地,其实就是先帝和五王联手准备逐渐削弱国公实力的结果。不过在眼看着计划接近成功的时候,先帝发觉国公们一旦失势,五王就会独大。所以先帝在传位给寡人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持住国公同五王的平衡。说心里话,当时寡人对先皇话是左耳朵进有耳朵出,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李良好奇的问道:“那又是什么使得伯父改变了心意呢?”

健宗道:“寡人也不瞒你,当时眼看大功告成,五王之中有个别人就开始不思进取骄奢*起来了。有的私自在封地外强占土地*妇女,有的还意图收买朝中大臣。寡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终于明白了,没有国公们的牵制,王爷们就会成为大唐之隐患,当时寡人就想,是不是把国公和五王的权势一并废除,但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思虑后,寡人还是绝了这个念头。因为如果将五王和国公一并铲除,大唐至少会出现很长的一段混乱时期,而且即便能很快地平息了混乱。但是没有了五王和国公们的牵制,后来的继位者必然会无所顾忌的为所欲为,用不了几代就会像其他几国一样经常出现动乱。”

“那时寡人才明白高祖皇帝的苦心,他高瞻远瞩的定下这样不通情理的规矩,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郑氏的后人,一刻也不能松懈,否则不是成为一文不名的乞丐就是成为他人的刀下之鬼了!”

说到这里健宗忽然很是开心的说道:“在想通了这些后,寡人从心里很感激那个通过皇后将五王为害的证据交给朕的人。贤侄,你可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李良心道:“我又不是你肚子的虫子,哪里会知道那个人是谁!”

健宗自顾自的说道:“那个通过皇后把那些证据交给寡人的人,就是你母亲――柳夫人!”

“啊!”李良忍不住惊呼了一声,怎么说着说着就把老娘给牵扯了进来。

似乎对李良的反应很满意,健宗笑道:“若非她的及时提醒,寡人险些就要犯下大错!”

李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道:“晚辈从来没听家母提起过此事。”

“这一点最让寡人佩服!”健宗道:“不管是谁问起了当年之事,你母亲对外始终都称是求得了皇后的怜悯之心,而后由皇后出面说服了寡人,才使得镇国公度过来难关。其实外人那里知道,当年若非是你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将谁见谁捏的镇国公府卫,训练成了一支让五王为之胆怯精锐之师,使得五王谁也不敢出面阻击,寡人就是想帮也帮不了啊。你母亲不但救了镇国公,同时也帮着朕度过了难关。”

健宗以一种很怪的眼神看着李良说道:“镇国公三十年后从新拥有了封地之后,将封地治理的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外人都当是你父亲李博的功绩。可寡人清楚得很,你父亲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这完全是你母亲的功劳。可惜啊……你母亲虽然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但终究不是男儿身,否则一定能够封侯拜相的。可惜啊……寡人放眼望去,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和你母亲一样,即有眼光又有能力的。可惜啊……你母亲养了个好儿子却藏着掖着不肯让他为朝廷效力!”

这是那跟那啊!前两个可惜李良还听得明白,但第三个可惜却是越听越糊涂。

健宗看着李良道:“贤侄啊!从很早的时候起,寡人就开始关注你了!你可知是为什么?”

李良差点给皇上老爷子翻一个大白眼,噢……合着你早就盯上我了!

“那是因为寡人不相信……不相信一个如此聪慧的女子所养的儿子竟然会是一个有疯癫之症的傻子!在立你大哥为镇国公世子的时候寡人才想明白,你母亲了不起啊!她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置身于权力的争斗之中,早早的就将你放在了权力圈之外。”

李良心道:‘太阳了!你才是傻子!在这里自以为是瞎联想!’

健宗信心满满的说道:“寡人也是有儿子的人,能明白她的苦心,不过这做子女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贤侄你因为有满腹才华而得不到施展,就不甘寂寞了,但又受到你母亲的影响不愿意置身于人前,所以就躲在宪儿的身后享受着指点江山的乐趣,嘿嘿!可是你没有想到吧……你的一举一动寡人都很清楚,所以寡人就顺水推舟给了宪儿两个差事,目的就是想再看看你的能力。结果吗……朕很满意!”

李良道:“伯父这么关心晚辈,晚辈实在是感到荣幸!”话说得客气,但语气却不客气,其实换作其他人听说皇上在关注自己一定会很高兴的,但来自注重个人隐私时代的李良一想到有双眼睛总是在背后瞄自己就感到生气。

“贤侄莫要怪朕!”健宗听出了李良话里的不满意,他道:“你适才不是问朕,既然时机已经成熟,为什么不早早的着手统一中原呢!除了刚刚讲的那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寡人手中没有信得过的人才可用!”

李良道:“伯父说笑话了吧!三大军团的主帅个个对大唐都忠心耿耿,据晚辈所知,他们也都能征善战;而六部尚书也都各有所长,您怎么能说是无将可用呢!”

健宗摇了摇头道:“他们守成还是可以的,但若是开疆扩土就略显不足了。而且我大唐多年以来都没有主动出击过,打的基本上都是防御战。在没有合适的带兵人选之前,寡人又如何敢轻易言战呢!寡人既为继位之人犯思量,同时也再为由何人带领大军出征作难。所以从很早以前朕就开始让人留心观察你们这一代,寡人要从你们中间选几个能和新君一起扛起重任的人来。”

李良明知故问的问道:“选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