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风波起 上(1 / 2)

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风波起 上

A ,最快更新异时空之谋士风云最新章节!

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风波起 上

都说是山中无岁月一觉已千年,但同样是在山里李良他们却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他们这里和两界关的唐军完全没有联系,外面的战况究竟如何他们是一点也不知道。

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站在山口倾听外面隐约可闻的战鼓之声,李良觉得干坐着没什么意思,就让妞妞和罗托到山里转上几圈看能不能抓上一头野象回来。两个人到山里还真的就抓了一头刚刚成年的公象回来,李良很是高兴的让人把大象牵到了山口附近。而从那以后,李良每天对着这头大象发呆就成了山口唐军的一个异样的风景了。

这一天当又听到山外传来若隐若现的战鼓之声的时候,被绳索捆在山口附近大树上的大象忽然骚动了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只是烦躁不安的鸣叫着,后来就发疯了一样撕扯着绳索还用身体猛烈的撞击着大树。

本来没什么精神的李良见到这样的景象后笑了,他一拍巴掌道:“成了,够斐人的象兵完了!”

苑同林先是一喜,这个消息太好了,够斐人的象兵虽然并不算多,但威力却顶的上数万骑兵,加上勾斐铁甲军的配合实乃是唐军的心腹之患。听到敌人折了一个有力的臂膀,他怎么能不高兴呢。但高兴归高兴,苑同林奇怪的问道:“李大人,你是如何知道的?”

李良笑着让人松开了大象的绳索,看着大象跌跌撞撞的从碎石碓上冲出了山口后,他手指着大象道:“是它告诉我的!”

苑同林虚心的说道:“请大人为末将解惑!”

李良道:“在知道勾斐人有象兵之后,我就给让人给平南王、卫国公、荣国公写了封信,让他们找几头母象带到两军阵前,关键时刻用发情的母象扰乱勾斐人的象兵,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勾斐人已经乱了阵脚,没了象兵的勾斐人除了躲到两界关内,在平原之上他们难有作为了。相信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得胜回朝了!哎……只是可惜了程老将军,本来皇上的意思是打完此战后仍就让他镇守两界关的。”

在为程化修表示同情后,苑同林问道:“可是李大人?那母象怎么能说发情就发情呢?而且距离这么远您抓得那头大象又是如何知道外面有发情的母象呢?”

“有种药叫做春药,苑将军不会不知道吧!”李良边说边摸着因为很久没有刮过脸而留了寸许长胡须,没办法这个世界没什么电动剃须刀之类的玩意,中年人都不刮胡子,青年人常用的那种剃胡子的刀李良自己又不会用,在京城的时候要么是丫鬟给剃要么就是夫人亲自上手,但这里身边只有个李忠,让他跑跑腿还行,干这个?免了吧……为了避免刮胡子的时候破相,李良只好忍了。他摸着下巴说道:“至于我们这里的大象是如何知道……嗯……这么说吧……大象能发出一种我们的耳朵听不到的声音,这种声音能传到数十里乃至上百里的距离通知它的同类。”

苑同林很是奇怪的摸着脑袋,听不到的声音还叫声音吗?他后来将这个事情当作逸闻趣事将给儿子听,儿子又讲给孙子,他的后代就这么一代一代的将这个故事流传了下去,也让苑氏的后人在几百年后真的证明了的确有这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存在,这个伟大的发现作为一个佐证从一个方面巩固了李良生而知之的圣人地位,让后世的人对李良越发的崇拜了。

战场上的情况和李良所想的差不多,勾斐人的象兵的确乱了阵脚,不但乱了阵脚还发生了骚乱,大象们发疯一样的将背上的勾斐人甩了下来,然后相互践踏着向战场侧面的一个地方冲了过去,而所经的地方到处都是勾斐的士卒。

那一日岳阔从父亲手里接过兵权,当众人问他如何作战的时候,岳阔就提出,勾斐大军能有对唐军造成威胁惟有他们的象兵和铁甲军。在没有消灭勾斐人的象兵之前是没有办法彻底的消灭敌军,而且如果唐军在两界关前扎营的话,敌人很可能凭借这两支军队冲击我军的营寨。铁甲军还好办,就算是他们再夺枪不入,凭借唐军的优势骑兵还是能对付的,但如果碰上象兵那么唐军的骑兵就不行了,战马先天上就畏惧大象,如果硬碰硬的话那么就和用拳头打墙没什么分别。

要破勾斐人必先破敌人的象兵,而对付象兵的办法,李良在出关的时候说已经让两位国公和王爷去准备了。所以目前不宜交战,且等一路援兵上来再作打算。

几位老将不干了,在他们眼里岳阔虽然现在是主帅,但说来说去还是毛孩子一个,况且地虎军团自成立以来南征北战又何曾怕过什么人,所以都一个劲地请战。

岳庭不愿儿子受难为,同时也想看看勾斐人的象兵是否有那么厉害,于是出面做了个折中,派了几位请战最厉害的将军前往两界关前与勾斐人试一下手,而大队人马在后面压阵。

这一交手才知道,勾斐人果然比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象兵在铁甲军的配合下不但从正面冲散了攻击的唐军,而且连刚扎的大营都丢了。幸好那个大营就是一张皮,而作战的部队在后的掩护下得以脱身,总体来说并没有蒙受多大的损失。

勾斐人第一次在平原上(上次断魂坡之战他们的伤亡比唐军多的多,因此作不得数。)正面击败唐军,得理不饶人的潘明凯组织人马连续攻击唐军,将地虎军团追的围着两界关直打转。

岳阔干脆仿效前番作战将地虎军团分成数队,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对两界关附近的其他勾斐军进行骚扰战,迫使勾斐的象兵和铁甲军不敢远离城池。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平南王和卫国公、宁国公的援军出现。带队的平南王的王子郑卿,还有宁国公世子王思敏以及卫国公秦力。前去迎接岳阔等人在寒喧了几句后忙询问对付敌人象兵的东西带了没,卫国公秦力带着他们来到两头大象前,在说明了用意后将李良的书信交给了岳阔。

众人虽然对这个办法将信将疑,但都觉得试一下也未尝不可,于是派人射战书于潘明凯约定第二天在关前交战。

当勾斐人和以往一样以象兵和铁甲军为主力摆好了阵形的时候,几里之外的被灌下了重剂量春药的母象鸣叫了起来,引发了勾斐象兵的骚乱。几千头大象横着将勾斐军的右翼给踏平了,踩死了无数的勾斐士卒。

唐军趁机冲了过去,此一战斩首敌军四万、俘虏将近十万。此战后,勾斐军只能困守愁城了!

围住两界关后,岳阔派人将山口前的勾斐军消灭,李良他们这才得以从无聊的山中出来。众人相见都喜笑颜开,因为大家都知道,已经无路可退的勾斐人除了投向外已经没有生路了。就连因为没有及时找来援兵,而一直躲着不敢见人的谢信也冒了出来,自然也没有人会责怪他了,因为援兵本来就是故意拖延着不来的。

岳阔他们除了商量怎么防备勾斐人狗急跳墙来个最后一搏外,已经开始商议如何对待勾斐的俘虏了。而商议的结果竟然是大部分杀掉,少部分的精壮劳力当成战利品在出售后部分上缴国库其余的按功劳和等级进行分配。因为如果城内的勾斐人出关投降的话,,那么全部的俘虏就会有将近四十万,而这四十万人的管理和粮草的消耗都很劳心劳力的。

李良很想站起来制止这种野蛮的行为,但问题是他没有任何的理由去阻止。唐国现在并不缺乏劳力,这么多人留着也没有办法安置,除了争夺大唐农民的饭碗外并没有其他的用处,而那些被留下的也多是卖到矿山里从事危险的劳动。当然了,放他们回去是一个选择,但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以李良的看法放他们回去除了增加未来作战的时候后方的变故外,勾斐的皇帝也未必会对唐军放这些俘虏回去而感激什么人,也许还会埋怨唐军为什么不杀他们。

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却是实情,李良曾经听到过一个言论,那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现代也是如此)越是贫穷的地方就越容易发生战争。在当地自然条件和当时的生产力不足以养活那么多人口的情况下,那么调节人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瘟疫、而另一种就是发动战争。瘟疫是被动的,而战争是主动的。勾斐人每隔上几十年――基本上就是两代人的时间就对中原发动一次战争,除了想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外,也许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消耗国内过剩的人口。

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局面,李良选择了沉默,他不是救世主,不能怜悯每一个人!

虽然还没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唐军在两界关取得对勾斐作战的大捷的消息还是被飞马送往京城。但就在报捷的信使昼夜不停的赶路的时候。京城之中此时却因为健宗皇帝突然病倒而暗流涌动起来。就在前几天,健宗皇帝在御花园中赏花的时候突然晕倒,虽然后来很快就清醒了过来,但经过太医们的诊断,皇帝竟然是中了无名之毒。于是负责皇帝饮食起居的太监全部被下了大牢严加审讯,而皇上经常过去走动的皇后、贵妃等娘娘们的太监宫女那里得好,一个个被负责宫廷安全的大内侍卫总管叫去问了话,神色稍有不对的就被当场拿下投入大牢。折腾了五、六日,但是关于此毒究竟是何人所下,什么时候下的都还不得而知。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紧张了起来,羽林军接管了四门的防务而拱卫京城的天鹰军团也进入了战时状态。满朝的文武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都不敢私下走动了,老老实实的有公务就忙公务没公务的就回家把大门一闭。

六部尚书联名上奏折,请调五王和国公们在此非常时期进京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