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 九十二 章 弃子争先(1 / 2)

第 九十二 章 弃子争先

A ,最快更新异时空之谋士风云最新章节!

第 九十二 章 弃子争先

“文公公留下的计策?”郑德很难想象足不出户一心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文老太监会考虑的如此长久。

“当然是他老人家了!安插人手入太医院就是他老人家的建议,让我们的人取代岭南的白家成为十二皇子之师也是他老人家的高见,预见您很难成为健宗老儿的继承人从而提前做准备的同样是他老人家!”从文佑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他对文老太监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和无限的惋惜。

文佑说道:“老臣的伯父,在年少时并不出众,不然也不会年幼的时候就被净身送到了宫里。唉!他老人家仅凭七岁之前所看过的那些文家的典籍,制定出了让家父汗颜的计策,家父到临终之时还常常念叨,伯父他老人家是我们文家两百多年来最懂谋略之人,如果是他老人家留在主上身边继承了文卫的话,那么一定早就能让大新恢复昔日的荣耀了。可惜他老人家入了郑氏逆贼的宫苑后,再也没有见过主上一面。我们这些文卫的子孙也没有机会能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唉……实在是可惜啊!”

‘一个年少时并不出众的人,在净身入宫后却成了文家两百多年来最懂谋略之人!’郑德又一次的看了看书案上的暗格,那本李良所著,名为《葵花宝典》的书的开篇上写的明白:吾所著之书,看似平常棋谱,但其中隐含有吾多年来的心血,然其中奥妙吾也只参透三分后便再无所进了。苦思后方知,想要成就大事惟有专著一心,但人有七情六欲,其中色欲最是伤人。文人学习谋略高低和武人练习武艺一样,都需要勤学苦练才可成为人上之人,而武艺高深者都是从小童身练起,而至大成者更是终身不娶。吾自幼从围棋之中悟得谋略奥妙,但自愧不能斩决色欲终是不能大成,为此吾立誓终身只娶一妻。若有聪慧之人能狠下决心斩断是非根者,定能参透此书。然此法过于狠毒,吾之子孙只需领悟一二分即可永保荣华富贵,切莫因为想要称王称帝一时冲动而为之。此书是留给李氏子孙秘藏,切记不可外传。

在这段话后还用朱砂笔写下了八个大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这本书是礼部侍郎黄乾的外甥张子渊于年前从李良家中窃得,转献给郑德做进身之礼的。初得这本书的时候,郑德只当是李良信手涂鸦,但他仔细了几遍后再联系实际去思考就发现,其中的隐含着许多的道理让人耳目一新,不由得他不信。尤其是当他确认了自己的身世再加上他幼年时的遭遇,使得他常常去想是否真的一刀下去后,就能领悟到可以称王称帝的本事。

尤其是现在郑德听说自己很可能成不了大唐的皇帝了,而他又从文佑那里知道,文老太监小时候并不怎么样,但在净身进宫后却成了文卫两百多年来最杰出的人才。他不由得去思考,文老太监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否和他净身有关!

“殿下?”文佑察觉到郑德心神恍惚,就轻声地说道:“您是不是又想起老臣的伯父了?”

“哦!”郑德顺势说道:“是……我又想起文老的音容笑貌了!”

文佑道:“是老臣的失言了,他老人家能在宫中服侍殿下成人也是一种福分。嘿嘿,其实说起来老臣的祖上之中的智谋高深者有不少都是入宫陪王伴驾的。殿下,老臣希望将来文氏子孙仍旧能像两百年前一样,能有净身入宫服侍皇上的荣幸。”

这文家的人对林氏正可谓是死心塌地,现在还没怎么样呢,这文家的家主就惦记着让子孙入宫当太监了。

满脑子都是李良所写的《葵花宝典》的郑德心神不宁的说道:“文老在世的时候多次称赞李良,也提醒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收为己用,但是我每每示好于他却总是无功而返,所以我才会提出要除掉他。但听你话里的意思,李良就算是不为我们所用,却杀不得,这是何故?”

文佑道:“殿下,这个李良的确是个人才,而且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就看他能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识破我们投毒是假而某算十二皇子是真的计谋,嘿嘿,老臣自认不是他的对手!不过殿下,通过这些日子来的情况看,除去他的话,对殿下没有丝毫的帮助,反倒是对郑天虹那个丫头很是有利。”

“十三公主?”郑德道:“这关她什么事?”

“嘿嘿……嘿嘿!”文佑道:“殿下,您别忘了,健宗传位给新君之后,郑天虹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公主了。而长公主驸马可是大唐的兵马大元帅,在名义上全国的兵马都要归他节制,而且郑天虹的这个长公主可是健宗老儿册封的,未来的大唐无论是谁当上了新君都不能下旨去其封号的,不然就是忤逆不孝!殿下应该清楚,郑天虹这个丫头可不简单啊……这几年为了太子之位,您的两位‘皇兄’斗的不亦乐乎,就是她经常从中调解,帮着健宗稳定朝局。最近由她主持朝政更是井井有条,内政处理得当不说,两界关的战事能如此顺利,也有她坐镇京师调度钱粮的功劳。老臣敢说,如非她是个女人的话,健宗一定会传位给她的。”

“郑天虹如此的出色,而相比之下……,嘿嘿!”文佑冰冷的笑声让郑德不寒而栗,“健宗对您和其他几位皇子就很是失望了。所以健宗老儿才会趁着还能动就急匆匆的想要传位给一个儿子,除了防止在皇位更迭之时出现波动外,就是要给郑天虹一个主理朝政的名份。不过女儿终究是人家的人,女生外向啊!健宗老儿爱惜郑天虹的才能,却又不会放心她的才能,给了她那么大的权力之后必然担心郑天虹会生出异心。殿下,您想想看,如果新君一直没有子嗣,二三十年后郑天虹很可能就会玩什么过继的把戏,将她自己的儿孙改姓后立成太子。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多年的谋划不就成为郑天虹做嫁衣了吗!”

郑德道:“你的意思是用李良牵制郑天虹?”

“殿下不愧是经过老臣伯父教导的。”文佑点了点头,赞许的说道:“不错!按照郑氏逆贼的一贯做法,是不会允许除了皇帝之外独有揽朝政的人存在的。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牵制郑天虹的唯有李良了。”

郑德默默的听着文佑的分析,眼睛在文佑和书桌之间徘徊着。

“镇国公李博的死是老臣一手造成的,嘿嘿,老臣不过让白侔以十二皇子的名义给李翱送了瓶毒药就让大唐的一个重臣死于非命了。不过让老臣意外的是,李良竟然能够躲过无色无味的‘无痕露’的暗算,还成功地借我们的手除掉了妨碍他的李博父子,此人端是毒辣啊!”

“老臣原以为李良会自领镇国公的爵位,没想到他竟然会轻描淡写的就把这么好的继承爵位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而健宗老儿所下的圣旨又让李良背负了一个杀父的名声!嘿嘿……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得出,一定有个比镇国公爵位更有吸引力的位置在等着李良,而这个位置正是健宗老儿给他准备的!健宗老儿的想法很妙,即用了郑天虹和李良,使他们能为大唐效力,又让他们互相牵制不给一方独大的机会。两个才能卓越的人才为大唐卖命,而新君居中平衡,只要这个新君不是太笨,就自然能稳住郑氏的江山。”

“如果在这个时候李良死了的话,那么未来变数就太大了,很有可能使我们以前种种谋划落空!”文佑最后又道:“所以老臣才会说李良活着比死了对我们有好处!也希望殿下能体谅老臣等的苦心!”

“明白了!文先生。”郑德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称呼道:“你冒着风险到我这里,不会是只为了告诉我,李良杀不得吧?”

文佑道:“殿下果然聪慧啊!老臣前来的确另有要事通知殿下。”

郑德道:“请讲。”

“在刺杀李良的时候,因为碰到无尘院的人插手,我们的身份已经暴露。”文佑慢慢的说道:“为了不让健宗老儿和李良怀疑到殿下您,我们必须要进行一次补救行动。”

“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