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殿下第93节(1 / 2)





  荣烺好奇的问,“秦学士,你理想中的官学是什么样的?”

  秦寺卿道,“臣没读过官学,不过,臣读过几年国子监。对臣而言,学在其次,少年人最重要的是能遇到一位能教导自己的良师。”

  “这要看运道,不一定都能遇到。”荣烺是经常出宫的人,知道外面很多人生活很苦,并不能像自己一样有许多知识渊博的好师傅。她说,“旁的上头,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秦寺卿能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当年在科举场,也是有名俊才。他道,“严师出高徒。必要规矩严明,每日功课认真完成,每季都有考校,完不成师傅功课要有惩罚。另则,严师要能严得起来。能做到这两样,便是一所好书院。”

  荣烺想,秦寺卿的确是个实干的人。

  做事细致,说话也实诚。不似史师傅,开口道德,闭口规矩,死板的要命。

  荣烺又与秦寺卿谈论许多,官学算是一个极小的衙门,但这样的小衙门里,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秦寺卿事无俱细的讲解,荣烺了解到诸多细务。

  待一时,郑太后那边儿的柳嬷嬷过来寻荣烺,说是荣烺生辰宴的礼服做好了,请荣烺过去瞧瞧,荣烺眼睛一亮,便先让秦寺卿退下了。

  秦寺卿离开万寿宫,没多久便遇到史太傅,史太傅是秦寺卿科举时的座师。史太傅看一眼秦寺卿过来的方向,手中握着刚同大殿下讲解过的书卷,随口谈起官学的案子,顺带说一句,“眼下大殿下负责宗学的差使,也时常垂询官学一事,少章有空,不妨过去给大殿下请安,大殿下极爱学习。”

  满朝上下皆知今上年过而立唯有一子一女,公主是皇女,以后没旁的原因,必是在殿下登基。秦寺卿很不傻,但他已得过齐尚书的提点,对史太傅微微一揖,有些拘谨的模样说,“我不似师傅为大殿下讲授功课,我是外臣,没有陛下口谕,没有大殿下宣召,哪敢贸然求见。”

  史太傅笑,“这有何妨。明日你若有空,我带你去面见大殿下。”

  秦寺卿婉拒,“师傅也知道我眼下手里的差使,依旧无甚进展,便是去了,怕也没什么能回禀的。”

  史太傅全不似荣烺想的刻板,他一听便明白,秦寺卿这是不想私下拜见大皇子。虽则史太傅认为无伤大雅,也能明白秦寺卿的小心,不经陛下允准,此事的确略有唐突。

  他道,“若差使上有我能帮上忙的,你只管说。”

  见史太傅不再提让他拜见大殿下一事,秦寺卿心中既失落又坦荡,他道,“师傅放心,我跟您还能客气吗?”

  史太傅也是一笑,二人闲话间渐渐远去。

  荣烺正在万寿宫看自己的新衣裙,她看一眼就抱怨起来,“怎么又是凤凰纱?”

  “这纱不好看么?”郑太后看她娇声娇气的挑挑捡捡,也只是笑。

  “好看是好看,也不用年年穿它啊。”

  “那就看看旁的裙子。”

  荣烺正是活泼又臭美的年纪,内务司准备了十几套华服,她最后相中一套大红绣金线凤凰的衣裙,还赏了这位做衣裳的绣娘们一百两银子。

  太阳有些热了,宫中的青砖石路上,史太傅道,“公主很关心宫外的差使。”

  秦寺卿道,“师傅,官学原就是公主殿下的差使。”

  “公主有意在生辰宴前宣告官学的新规矩章程。”史太傅的声音里说不出是怅然,还是旁的。

  秦寺卿望着眼前阳光刺眼的宫道,眯了眯眼皮,说一句,“师傅时常伴公主左右,定比学生清楚。”

  “是不是再斟酌一二?”史太傅道。

  秦寺卿讶意的望向自己的座师,史太傅说出自己的担忧,“宗学的事也在查,听说很有些不体面的地方。宗学与官学,说到底都是朝廷的官学,若要改章程,一起改的好。”

  秦寺卿立刻也想到此事,公主接到官学差使在前,倘公主先给官学定新规矩,规矩定的好,自然是公主的功劳。那后头大殿下改宗学,比公主好,也不过是比妹妹强罢了。倘若不及公主……

  当然,不会不及公主。

  不过,想到公主那句“反正地皮是咱家,重盖一所新房便是”,那样的口气。大殿下想超过公主,恐怕不容易。

  第130章

  殿下

  正文第一三零章

  对于座师史太傅的意思,秦寺卿自然明白。

  不过,他有自知知明。

  史太傅是真正的朝中重臣,一等高官,他不过中流官员,且只是因官学案子与公主亲近,除了官学案件本身,秦寺卿不发表任何有关帝室言论。

  何况,官员要制定新规矩,秦寺卿道,“官学的新章程,自是陛下与太后娘娘的旨意。”即使公主领官学的差使,也不可能由公主名义颁下新章程的。宗学也是同理。

  这也是史太傅唯一觉着安慰的地方了,“是啊。”

  他这番苦心,却是无人能直言。即使他一片丹心为大皇子,倘将他的担忧说与大皇子知晓,大皇子也会恼怒的。

  兄妹二人感情极佳,可能,小兄妹二人都想不到此处。

  史太傅也只是含糊一提,秦寺卿含糊一听。

  内务司尽职尽责的为公主殿下的生辰宴做准备,荣烺则叫着姜颖等人将官学的新规章制度的初稿重新审核一遍,几人觉着没啥大问题了,荣烺在院里备好茶点,请兄长荣绵带着他的伴读小伙伴儿们过来,给兄长几人看看,提提意见。

  荣烺让宫里懂文墨的宫人抄了好几人,一人一份,一起看。

  荣绵拿着文稿说,“这会儿才出初稿,你不是要在生辰宴前宣布新章程,这还来得及么?”

  “来得及。初稿定了,无非再修一下细节。”荣烺可是信心满满,催她哥,“快看快看。”

  荣绵低头看,吃好几惊,首先便是,“官学还要收钱?”官学可是一直免费的,非但学费伙食住宿全免,每位在官学的学生,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补助。

  “这不一样。学习好的,不收钱,补助银子还翻倍,涨到五两。学习一般的,也不收钱,就是取消补助。学习很差的才收钱。”荣烺严肃的说,“书院是学习的地方,重点是学习,当然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