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上京春第43节(1 / 2)





  仿佛已神飞天外,欲就此将自己的无瑕灵魂脱离出这具沾染了裴时行气息的躯壳。

  裴时行就此顺势搬出长公主府,正是为了今日能同皇帝开启这样一场对谈。

  他近来终日埋头案牍,将一张冷面吊的嚇人。

  恨不得叫所有人知晓,自己同元承晚闹了矛盾。

  今早更是刻意与崔恪闹了风波,仿佛一个在自己的不幸姻缘里红眼嫉妒旁人的怨夫。

  果不出他所料,一切俱都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最后一把柴已堆出熊熊高焰,这场势已造的足够大。

  皇帝终于诏他来问。

  裴时行道:“殿下厌臣恶臣,乃是因此次周颐一事,叫她以为臣心机叵测,残害忠良。”

  元承绎蹙眉:“朕不是交代过你,要你将内里实情告知她吗?”

  狸狸幼时受过周颐的训诲,元承绎怕她伤怀,一早便交代裴时行如实相告,叫她知周颐也并未全然无辜,而后乃是自愿退离官场,也算为子赎罪。

  更重要的是,周颐必须成为一个死人的名字。

  一是为保护周家人;再便是,只有他死了,对方才能更无忌惮,好令他们接下来引蛇出洞。

  思及此处,元承绎眼中阴翳更重,皇城卫的确查出了些眉目。

  可他却按下了消息,不欲相告于裴时行。

  “臣的确将籍册带回府中,欲要如实相告。”

  裴时行道:“可阴差阳错,殿下自己先看到了那些税册,便就此误会臣,以为是臣诬陷。”

  “她素日恭肃恂谨,言间从不敢涉及政论,规诲教令家下侍人,连同她自己,从不敢近臣书房半步。

  “连臣私下与她独处的无人之际,为腹中小儿阅诗启智,但凡涉及政道议论,她都从不评说,再三提醒臣忠孝慎言。”

  因谈及妻儿而眉目柔软的男子继续道:

  “可是前夜,殿下既以为是臣残害忠良,当即便痛陈叱骂,大为痛心,竟是连向来的半分谨慎都顾不得了。”

  “殿下斥臣为奸佞。”

  裴时行眉心动了动,舌尖仿佛犹能感受到彼时被摧心剖肝的血味。

  他不是不委屈的。

  “可最令臣伤痛的不是这些言辞,”他抬起清正眸光与君王对视:

  “是殿下在将自己发舒情怀过后的惶惶之态。”

  裴时行话说的隐晦,元承绎却听懂了。

  晋阳怕她论及政事,怕裴时行因她的叱骂怀恨告发。

  可是说到底,她最怕的,当是怕他这个兄长降罪。

  原来她一直以来竟是如此的隐忍忧惧。

  “她不信任臣,便是连臣这个驸马,她也不敢信任。”

  裴时行唇畔笑意恍然若失,仿佛是在心疼,又仿佛是自嘲。

  皇帝目色沉沉,不辨丝毫真意。

  只状如明悟,出言感叹,意有所指道:“卿竟失职到了如此地步,该罚!”

  裴时行并不多言,只拱手复拜。

  “误会既解,卿这些日子寝居台中又是为何?总不能是被狸狸赶出门外的罢?”

  身为帝王之人,缜密而多疑,却又要把自己的疑心包藏于寻常调笑的闲话里。

  裴时行耳中却敏锐地捕捉到皇帝话中狸狸二字。

  他心念一动,忽然想笑。

  原来她的乳名叫狸狸啊。

  忽又联想到,那沈夷白唤她晚晚,想必是不知此名的。

  裴时行口中说了实话:

  “臣耐性不佳,对殿下不恭,同她起了冲突。冒犯了她,又兼近日台中事繁,是以避出府外。”

  元承绎的皇后自来驯顺柔婉,向来无有忤逆。

  他并不能知旁人处境:“当真是被赶出府外?”

  裴时行容色平淡道:“被赶出府外总比被殿下休出府外好。”

  元承绎一愣,这下倒是不禁笑出声。

  裴时行这话说的不假。

  他彼时心内酸苦委屈,欲要惩罚这狠心女子,却又实在狠不下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