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全京城都在逼我们成婚第86节(1 / 2)





  他不说,芸娘倒是忘记了裴安给过她一个牌子,就系在她的腰上。

  钟清提醒道,“夫人的这块令牌,可调动明春堂所有人,还请妥善保管。”

  芸娘愣了愣,本以为只是明春堂的入门令牌,倒不知自己将他裴安的家当一直都系在了腰上,似是冥冥之中早已主定了一般,知道她要回临安这一趟。

  不能再耽搁,钟清退后一步抱拳,“属下在建康随时恭候夫人的消息,夫人万事当心。”

  “好。”芸娘点头,拉住缰绳,带着童义和青玉快速朝临安赶去。

  —

  皇宫。

  皇帝近日来,眼皮子一直跳得慌,自打萧侯府世子被捉拿回来,他心头一刻都没安宁过。

  张治早死了?江陵散播出来的消息是假的。

  这得要多大的胆子,和多大的本事,才能遮了他暗插的眼线,是江陵知府的奸计,还是他裴安的计谋,他一时半会儿还摸不准。

  纵然他萧世子狗急跳墙,一番攀咬,可他说的却是裴安早就已经知道了当年之事。

  若当真知道,他能忍辱负重这么多年?还能替他干了这么多缺德事,让裴家那等英武干净的门楣,沾上无辜的鲜血,背上污名?

  当年,正因为他不想让裴家干干净净,恰好又看到了他的文章:忠君忠国,君主为天,不可违逆......

  字字句句都写到了自己的心里,他便点了他为状元,旁人无法玷污他裴家,裴家自己人可以,是以,当他说要进正风院当督察史,他求之不得,这些年,他就是自己手里的一把刀,他往哪儿指,他便砍向哪儿,善恶不辨,无论忠奸,终于败光了名声,成了人人喊打得过街老鼠。

  外面的那些个传言,他都听到了,‘奸臣’这顶帽子,落在他裴家的头上,倒是让人觉得新鲜。

  他此番用意,便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为君主效力,就别想自己一身干净。

  萧家毕竟是阶下囚,保不准想让自己和裴安反目,让他们都落不到好,但皇帝又不得不怀疑,万一裴安当真生了反心,不可不防,当日便让人将裴老夫人接到了宫中,美其名日是来休养,实则为软禁。

  今日不用早朝,皇帝起来得晚,王恩伺候他洗漱完,正替他穿衣,便听他问,“裴安可有回信?”

  “奴才暂时还未收到信儿。”王恩见他忧心,宽慰道,“陛下放心,裴大人离了陛下还能活不成?奴才上回走了一路,朝堂的那帮子人可没一个安分,要不是陛下派了奴才前去,震呵了一番,能不能平安到江陵都难说,况且还有裴家老夫人在,他能生出什么事?莫不成当真想让裴家剩下一根独苗子?”

  这话虽有些难听,但道理在。

  皇帝心口的忧虑松了一些,“那朕就等他回来,看看他如何交差。”

  王恩笑着应了一声“是”,刚扣上了玉盘上的卡扣,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襄州和江陵派回临安的快马,终于赶到了。

  襄州使者跪在殿外,急声禀报道,“启禀陛下,北人两万大军,于半月前,攻入襄州,襄州知州周大人请求陛下支援......”

  江陵使者接着禀报,“江陵已派出所有兵力支援襄州,知州姜大人请求陛下支援......”

  两道声音,如同惊雷轰炸下来,跳了几日的眼皮子,噩兆总算是落到了头上,皇帝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想不通好好的,北人怎么会攻进来,皇帝慌慌张张地让使者进来问了个详细。

  使者如实禀报道,“一月前,明阳公主在北国不堪其辱,杀了三皇子,北人大怒,攻入襄州。”

  皇帝只觉气血攻心,脑子一阵晕厥,倒退了两步被王恩扶住,全然没去听前半句,只听到一句杀了北人的三皇子,气得脸色青一阵的红一阵,连骂了三声“逆子”,痛声道,“她是想要反了吗?”

  王恩忙扶住他,“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皇上气得不轻,半晌才伸出一根手指头,颤巍巍地道,“传,所有的人都进宫。”

  —

  一到上午,消息已传遍了临安,整个朝堂人心惶惶,多数的声音几乎都是求和,只有少数官员怒声斥责,“人都打到门前了,还要求和到何时?”

  双方争论不下,一个时辰过去,迟迟给不了定夺。

  若是不战而降,大不了给北国一个襄州,自己再派人去议和,送上些珠宝了事,可如今双方已见了兵刃,要想让北人平息怒火,没那么容易。

  且那逆子,杀的还是三皇子。

  皇帝一想起来,便咬牙切齿,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她去北国,病死在南国,也比她跑去北国惹事强。

  可如今已然出了事,后悔也没有用。

  南国多少兵马,北国多少兵马,战争一起,无休无止,这江山怕是要彻底断送在他手上了,不议和还能如何。

  意料之中,皇帝终究还是选择了议和。

  议和的人还未走出临安,那头战火之地的消息,便铺天盖地地传了回来。

  明阳公主人已回到了襄州,鼓动百姓起义。

  瑞安王府郡王赵炎,已奉圣上旨意坚守城池。襄州、临安两地无兵无将,抵抗之人,皆为百姓。

  “谁的旨意?”皇帝不相信。

  王恩照着听来的消息,埋着头小心翼翼地禀报道,“瑞安王府小郡王,传了陛下的旨。”

  他今儿才听说北人攻了进来,哪门子的旨意。

  假传圣旨,好得很!这是完全不将他放在眼里了,皇帝嘴角不断抽搐,一袖子扫了桌上的物件儿,“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逆子,个个都有本事!”

  开战的圣旨都传出去了,又拿什么去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