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末世大佬穿回七零年代第55节(2 / 2)


  姜晓一边把洗净的干蘑菇用温水泡上,一边遗憾地道:“希望,怎么不希望,我还希望你把我也叫上,我早就想亲自揍他了,保证你们揍得还狠。”

  “行,那我下次叫上你。”陆奕毫不犹豫地答应。

  “下次我们两人上就行,不用叫建国建刚。”姜晓擦干净手上的水,想着现在陈旭的惨状,噗嗤一乐,“不过我估计没下次,你们这次就保证把他收拾老实了,再不敢惹村里的小姑娘。”

  姜晓看着陆奕的眼神里满是夸赞,让陆奕不由得就有了点小骄傲,我就说我媳妇是最通情达理,知道这事绝不会怪我,建国建刚还不相信!

  **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紧跟着就要进入腊月,村里的过年气氛也越来越浓。

  在青山村,大家对于元旦不是特别在意,反而很重视腊八节。

  按照这里的习俗,农历腊八,家家户户都要熬上一锅腊八粥,里面要包括大米、小米、红豆、红枣、玉米、花生粒 ……等八种食材,希望新的一年能得到老天爷的保佑,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不过因为现在啥都紧缺,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凑不齐八样,随便煮点应个景,寄托美好的愿望。

  姜晓家腊八粥的材料倒是齐全,都是陆奕在操持,凑齐这八样还是很费了些功夫。

  姜晓那一世很多传统节日已经不过了,其中就包括腊八节,她完全没有印象,听村里人说起这事时还一头雾水,又不好意思打听,以免显得自己太白痴。

  等回家后问了陆奕,才明白过来,腊八节做的腊八粥实际上就是“八宝粥”嘛,超市里有卖,都是听装的,一次喝一听刚刚好,她还挺喜欢喝的,家里囤了不少,以前没少喝。

  不过在这里,腊八粥只有腊八这天才能做喝,还得在腊八这天早上,太阳升起来之前就要熬好。

  陆奕可能也猜到她不清楚这些,默默地把材料准备齐全,就等腊八节这天开煮。

  到了腊八这天,天没亮,姜晓还在酣睡,陆奕便悄悄起床,到厨房里把昨晚泡好的材料洗净,倒入锅中一通熬,煮得软烂后,加入白糖,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村里关系好的人家还会互相交换自家做的腊八粥,家里收到的粥多,说明你家人缘好。姜晓家除了陆家和跟他们交好的几家没有送粥来外,村里别的人家都送了来,虽然每户只是小小的一碗,也算是大家的心意。

  相应的,姜晓也把自家熬的腊八粥,盛给到家里来送粥的村民。

  村里人还特别不好意思,觉得自家占了他们便宜,因为就没哪家像他们家材料这么齐,熬出来这么浓稠,这么好吃。

  见姜晓给他们舀粥,都红着脸,一个劲推辞,让她有点意思就行。

  “姜知青,不用这么多,你看看你家的粥多稠,啥都有,又浓又香,哪像我们这几家的,比清水强不了多少,人影都能照出来。”

  “是啊,我都想端回去了,真不能跟你们比。”

  “对,我们尝个味儿就行,你别舀了,你再舀我们可就走了。”

  在大家的坚持下,每家人只盛了一小勺粥,还对着姜晓不住道谢。

  姜晓看着她们说笑着离去的背影感叹,青山村的村民真的是朴实又善良,忠厚又大方啊!

  这么好的人,不应该再过这么苦的日子,应该想法子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以后能在腊八节时,熬上材料齐全,浓稠香甜的腊八粥,底气十足,大大方方地端着到处送。

  随着来送粥的村民越来越多,装粥的碗也换成了盆,于是,腊八这天,姜晓和陆奕吃了一整天的腊八粥,幸好陆奕饭量大,要不然可能第二天还得吃,虽然味儿不错,甜眯眯地,可要是连吃两天还是有点受不了。

  除了腊八粥,腊月里还要蒸年糕、粘豆包,姜晓以前也没有做过,便跟着陈嫂做了不少,蒸熟后放在屋外冻上后,全放在装吃食的大缸里,要吃时拿出来,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

  整个腊月,村里就弥漫着蒸年糕和蒸粘豆包的香气,闻着就醉人。

  在大家的期盼中,春节越来越近,虽然天冷,村里的人家还是邀约着坐上队里的驴车,去龙昌镇采买年货,这里东西虽然不凤翔镇丰富,但是因为距离近,大冬天的,可以少受点冻。

  队里的驴车现在也装上了车篷,稍微能挡住刺骨的寒风,要不然这个天吹一圈回来,人都冻成冰棍了。

  不过现在坐驴车,一人得交五分钱的车费,毕竟这么冷的天,没道理让赶车师傅白忙活,而且这师傅是村里的五保户,辛苦跑上一趟,也让他能挣点钱过节用。

  因为去的多是大娘媳妇,陆奕挤在里面不方便,只有姜晓跟着去了一趟。

  不过因为要给五分钱的车费,很多人家都舍不得花这钱,都是听说哪家人要去镇上,托着买点东西回来。

  这次陈嫂就听姜晓说想去镇上,让她帮着带年货,她买的东西也不多,就是一些瓜子花生的炒货,外加红纸,用来写春联福字,一点不占地方,姜晓自然满口答应。

  她自己也打算买这些东西,去年原主在,根本没心思和陆奕过日子,当然也没想到要贴什么福字挂什么春联,院门光秃秃的,今年姜晓打算买了红纸自己来写,虽然是回家过年,可自己小家里该有的喜气还是得有。

  去龙昌镇的头天晚上,姜晓家小小的卧室里还亮着油灯,这灯光将屋里的一切熏染成了暖黄色,让人感觉温馨而踏实。

  姜晓和陆奕正在各自铺床准备睡觉,姜晓突然想起一件事,侧身问陆奕:“也不知道镇上有没有红灯笼卖,买两个挂在门口,里面插上蜡烛,到了晚上把蜡烛点亮,那才是又喜气又好看。”

  陆奕马上把这差事包揽下来:“灯笼不用买,你多买点红纸回来就行,我来做。”

  “你会做灯笼?”姜晓惊喜地望着他,这家伙会的还挺多呢,真是个宝藏男孩。

  “我在部队做过。”陆奕被姜晓灼灼的目光盯得有点不好意思,简短地答道。

  “你还会什么?会不会粉刷墙?”姜晓追问道。

  现在的住房条件太恶劣,太影响心情,姜晓盘算了下,至少还得在这生活几年,她想尽量把房屋弄得舒适温馨点,这样每天心情都要好点。

  “会,在部队帮着粉刷过连部办公室,你要粉刷哪?我们家吗?”

  陆奕转头环视着发黄粗糙的墙体,倒没觉得有粉刷的必要,毕竟村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样的。

  “是啊,这泥墙不小心蹭到,就一身的黄灰,我想拾掇下,弄得清爽舒服点,环境好了,心情都会变得开朗敞亮。”

  陆奕马上点头称是,媳妇儿说得有道理。

  “要是有白色涂料,就把墙刷成白色,这样屋里都要亮堂点,再做幅米色的窗帘挂起来,把这丑丑的窗子遮下,到时候我们的结婚照拿到了,挂在墙上,再弄个花瓶,在窗下插束鲜花,嗯,炕上铺的也得换!还有地,再弄平整点,你想想看,这么弄弄,家里是不是要好看得多。”

  姜晓指点着,把心里的打算说给陆奕听。

  陆奕脑子里跟着姜晓的规划,出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顿时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