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27节(2 / 2)


  可一连半年多了,也没见穆四丫有什么动作,穆空青都快要将这事儿忘了。

  现在猛地看见人,穆空青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

  倒是穆老二见穆空青愣住,挠了挠头,小声对穆空青说:“你四姐说,她从前看你识字,自己也记下了一些。如今快……咳,快说亲了,便想来镇上的绣坊瞧瞧,能不能学门手艺,说个好人家。”

  这年头的女人,大多都有一手针线功夫。

  只是村里的女人缝衣服的多,会绣花的却没几个。

  要知道,会绣花那可是能换银子的!

  村里能有一手绣活的女人,那都得是亲娘传下来,打小便练着的,可见这样的姑娘在乡下有多金贵,也更不可能将手艺外传。

  而镇上的绣坊里倒是能学,只是人家也不随意收人。

  一般都得是五六岁的小姑娘。

  进了绣坊后,得先学描图描字。

  将书画功夫练个七七八八了,后头才能自个儿画样子。

  刺绣针法,那是最后才学的。

  要想在绣坊里学了这门手艺,少说也得近十年。

  之后还要在里头做上半辈子工,不得另立门户。

  穆四丫都快十岁了。

  穆老二说,若不是她说自己识字,还当真像模像样地写了几个字出来,穆老太也不能同意她来碰碰运气。

  只不过,穆空青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

  “快说亲了?”穆空青震惊。

  穆四丫今年才多大?放在现代小学都没毕业呢!

  “唉,这事儿说来也麻烦。”穆老二面上为难,实在说不出口,干脆直接赶人:“你小孩子家家的,莫问这么多。将你四姐领去你二姐屋里去。”

  穆老二私下里跟儿子谈侄女,确实是不好意思的。再加上这事儿的因由复杂,不好说给个孩子听。最后穆老二只好又搬出了万能句式,将穆空青堵了回去。

  这也是穆空青最没法反驳的一点了。

  穆空青哼哼两声便老实干活了。

  夏日里日头长,现在他娘亲和二姐还都在集市上。

  他这些日子为了追上乙班的进度,每日散学后都窝在家里苦读,恨不能上茅房都带着本书,自然也没法去集市上帮手。

  现下穆老二一个大男人不好安排侄女的事,正好将儿子推出来。

  其实在穆空青的观念里,将人安排进他二姐的房间里住,怎么也该经过他二姐的同意,至少要先同他二姐说一声的。

  无奈现下这会儿的风气,就是长辈说啥是啥,甚至连小辈自己,都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

  高门大户里是什么样,穆空青不清楚。

  只是在这平头百姓家里,若是同长辈谈什么隐私、尊重,只能叫人觉得你疯魔了。

  穆空青只能在心里同他二姐道了声歉,带着背了个小包裹的穆四丫进了穆二丫的房间。

  “这是我二姐的屋,你先跟这等会儿,看她回来怎么说。”穆空青将穆四丫的小包袱放在案桌上,给穆四丫倒了杯水。

  原先在穆家村里,穆家四个年纪大些的姑娘就是住在一个屋的。

  现在来了镇上,穆四丫在穆二丫的房间里,也没有半点不自在,连穆二丫习惯把衣裳放在床头哪个箱子里都知道。

  她也不搭理穆空青,自顾自地收拾好了衣裳,顺便还从包袱里掏出了一摞纸递给穆空青。

  “喏,都是你前些日子带回去的。”

  穆空青接过来一看,正是他手抄的一些启蒙书。

  自他来镇上之后,只有偶尔回穆家村时,才能捎上一些手稿回去。

  有书,也有不少是他记下的释义。

  穆四丫是真的很聪明。

  只凭着穆空青带回去的这些手稿,她也能学个七七八八。

  每一回穆空青回家,她都会一脸淡定地告诉他,她学完了。

  然后秉着拿人手短的态度,跟穆空青简单说两句穆大丫和穆三丫的进度。

  这么算下来,穆空青但凡一得闲,就手把手教着的穆二丫,进度都不如自学成才的穆四丫。

  “你将这些带来这里,大姐她们看什么?”穆空青翻翻那叠手稿,确认是家里的全部手稿了。

  为了防止被家里人发现,他每次回去,都会悄悄将她们已经学完的那部分带回来。

  最近一次回穆家村是在一个月前,带回去的正是《千家诗》的前半部分。

  穆四丫没答他这句话,而是忽然露出一个笑来,说道:“穆空青,我听到二叔跟我爹他们说的话了。”

  穆四丫的话语中,带着奇特的兴奋意味:“我知道你要做什么。你需要帮手吧?你平日里要念书,我可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