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91节(2 / 2)


  这话可说到钱大人心坎儿里去了。

  他理智上清楚,待到商船改造完成,所得利润必然会是如今的数倍。

  哪怕不算商船在西方大陆的商贸所得,只盯着番邦大陆上的金矿做几笔短期买卖,也足以填上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花销。

  可现在,商船不是还没有改造完吗?

  大炎水师的规模再大,也比不上海贸开放之后民间的商船数量多。

  一些小商户如今甚至没能知晓新式海船的消息,可以暂且不提。

  但如范家、覃家这样的人家,是宁愿憋几个月不出海,也要让手下的海船,成为第一批被改造的商船。

  只这些大海商的商船数量,便足够让工部头痛了。

  也足够让钱大人头痛了。

  钱大人轻叹一声:“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事儿又非是普通人能帮得上手的,急也急不得。”

  蒸汽机的结构或许算不上是最精巧的,但它的价格却一定是最昂贵的。

  若是对蒸汽机没有一定的了解,即便是搭手打杂,都可能会导致安装出现错误,带来巨额损失。

  穆空青也跟着叹了句:“不错。若是工部之外,也有人能对蒸汽机有所了解就好了。即便是他们造不出来,至少也能帮忙安装。”

  钱大人看看穆空青,穆空青无辜回望。

  钱大人“嘶”了一声:“你莫不是想?”

  穆空青将袖中叠得规规整整的纸推到钱大人跟前:“我也就是想想。”

  算一算,永嘉书院新招的理工科学子,如今入学也有一个多月了。

  就连被他诓去做打手的谢青云,都已经将诉苦的书信从永嘉寄到京城来了。

  理工科学子这一个多月里所用的书籍,几乎全部都是工部匠人们的手记。

  要说除却工部那些匠人们之外,还有谁对蒸汽机有所了解,那必然是永嘉书院新招的那些理工科学子了。

  “让那些学子入京研学?”钱大人刚看了个开头,就直接将那张纸合上了。

  这儿可是朝廷合法征役的大炎,不让那些学子自费入京服役就算行仁政了。

  瞧穆空青列出的这些明细,似是还要朝廷给他们安排食宿,连路上的花销都得朝廷负责,做什么美梦呢?

  穆空青劝到:“大人莫急,你再往后看看。”

  钱大人狐疑地看了两眼穆空青。

  秉持着对穆空青的信任,钱大人耐下性子,重新展开纸张。

  那纸上确实是写了不少东西,自家右侍郎也不是个不着调的人,还是看看吧。

  一盏茶的时间后,钱大人无声无息地盖上了纸张。

  钱大人端起茶盏,掩饰性地呷了一口:“新科为工部取专精数理匠事之士而开,学子研学不易。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然也是要为朝廷考虑的。”

  有了那数百学子的帮手,商船也能早日完工。

  只要商户们脸皮够厚,赶在大炎使团归来之前,少说也能再给朝廷缴纳那么成百上千万两的商税。

  况且,这改造商船一事,钱大人急,商户们更急。

  为了能早日将自家商船改好,他们连海贸都停了,那再多掏些加急费用,应当也是不介意的吧。

  穆空青见钱大人动摇了,又不轻不重地给添了把火:“眼看着江南局势将稳,小谢大人也将要归京了。若是大人有心,说不准这些学子们还能搭上小谢大人的官船。”

  穆空青佯做感慨状:“每逢大比之年,我永嘉书院的学子搭乘学兄们的官船入京赶考,也是一桩佳话呢。”

  反正送谢青云一个也是送,送几百号人也是送。

  了不得派遣一艘大些的官船接谢青云归京便是,总比另掏路费来的节省。

  该花的得花,该省的也得省呀。

  钱大人这些日子为海船之事着急上火,再一听这无本买卖哪有不心动的道理。

  于是,在江南舌战群雄最终大获全胜的谢青云,终于等来了接他风光归京的船。

  不错,这船身规模,都不比三品大员用的船差了。

  谢青云意气风发地想道,算他穆空青还有点儿良心。

  而后他便发现,这船的规模是够大了,可船上的人也多得离谱啊!

  仔细一看,还各个都挺眼熟。

  正是新入书院的理工科学子们。

  朝廷调派理工科学子们入京,并令其跟随工部匠人研学之事并不是什么秘密。

  甚至于士林间最后的那点儿反对的火苗,也是被这一纸调令给扑灭的。

  虽然穆空青是为了改造海船的速度能拉快些,同时也为这些学子们提供实践经验,叫他们见见蒸汽机实物,但这事儿落在旁人眼中,便是朝廷在为理工一科的学子们撑腰了。

  眼看着上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得新开这理工一科,那他们便是再写多少文章,也动摇不了朝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