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2 / 2)


  秦烨低头望着腰间的玉佩。既是在绵肃犯下的罪过,就要在绵肃好好偿还!流放他地,岂非太过便宜了他们?

  皇帝撑起身子,扯出一抹笑意:“尔等,若有再犯,罪行加倍论处。”

  大臣们心中一慌,纷纷跪地伏首:“臣等不敢!”

  他们虽不知昨日宫中究竟发生何事,但从这李家如此罪行、皇上如此重怒的情景来看,必是当年宋家一案乃是李家所为,没想到这次太子却没什么举动,可真是稀奇。只可惜啊,宋家虽会平复,但这宋将军却是不可死而复生。众人不禁一叹。

  而那些曾与李家交好的大人虽并未搀和进此事,可此时此刻,一个个都恨不得缩成了鹌鹑,生怕被皇帝瞧见,盛怒之下也一并收拾了。

  谢大人也在其中,方才那一瞬间,他已经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也顾不上什么仪态,赶忙用袖子擦了擦汗淋淋的额头。旁人还有些不了解太子的个性,他与太子同门师兄弟,又素来亲近,却是知这太子对李庶妃的盛宠,他绝对不会不插手此事。可现今,无论是太子还是李庶妃,都没和自己传信,太子弄不好已被圏禁,至于李庶妃,可是凶多吉少了。

  谢大人万分庆幸自己被贬了官,位置不显眼。他转念一想起自己与秦炽暗中商量的事情,身形一僵。还好羽衣阁之事尚未办妥,趁早与秦炽脱离了关系才是。只是想起谢家这么多年在太子和秦炽身上的投入就此打了水漂,不禁肉疼。

  皇帝喘了几口气,撑起身子走了出去,又招来在旁听教的秦烨,耳语道:“烨儿,你生来聪慧至极,可这为君之道,从此时起,你便要细学细看。当年宋家之事,乃是朕和太子之过,与你无关。宋定疆也只会对朕和太子生怨。而你又助宋家平反,他必对你心存感激。今日朕将平反并奖赏宋家的旨意交由你来处置,宋家的恩由你送出去,宋家必会记得你的恩情,对你忠心耿耿。待你即位,这宋家便是你在朝堂上可用的人。”

  皇帝哽了哽,继续道:“宋家当年在朝中的势力已被除了个干净,若想真正地重建昔日辉煌,必要依靠你的扶持。你大可放心去用。至于秦炽,就交由你来处理,他便是你立威的最好手段。”

  秦烨点了点头,将身体不适的皇帝送出,才坐在一侧的座上,宣道:“宣威远侯宋定疆入殿!”

  此话犹如一个巨石砸入湖面中,激起圈圈涟漪。

  众人只能愣愣地看着那抹身着墨色长衫的人入内,长眉凤目,一如当年,不显丝毫落魄之态。唯有脸上一道浅浅疤痕,才让众人缓缓回过神来。

  “臣参见太孙殿下!”宋定疆屈膝行礼,暗自握紧了手。

  “宋将军果真没事!”武将一侧,除了早就见过宋定疆的吕家父子,不少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碍于皇帝尚在,不得大声喧哗。

  秦烨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宋定疆:“宋将军不必多礼。今日侯府洗刷冤屈,威远侯府的罪罚也一样要平反!皇祖父已亲封你为昌国公,威远侯府邸也早已着人收拾妥帖成了国公府邸,宋氏一族不日亦会返回京城。”

  宋定疆感激地低声道:“多谢太孙相助。此恩必当涌泉相报!”

  秦烨轻笑,转身对周身跪了一地的大臣们,手中摩挲着腰间垂下的玉佩,道:“皇上方才已说过一遍,若再有人敢犯,我绝不轻饶!”

  大臣们道:“是,臣谨遵太孙殿下教诲。”

  退了朝后,大臣们陆陆续续地退下,秦烨独自一人缓步走出宝和殿,殿外此时已经太阳高升,他刚一出来,还有些眼睛不适。

  守在外殿的夏直急忙赶了过来替他遮阳,回到了东宫,这宫内愈发清静。吴太子妃随着吴贵妃打理宫务,又着手安排泰安郡主入宫居住入学等事,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至于一向是个透明人的齐侧妃更是整日里宅在屋里,听闻李庶妃被赐死后,倒有些受了惊吓。还有个白侍妾,就更是胆小。

  路过庭院中那受了雨水滋润,开得更加娇艳美丽的花朵,秦烨抿了抿唇角,走进书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命人交给薛令蓁。

  ……

  昨夜雨初霁,阳光甚好,宋氏身体逐渐稳定下来,见今日实在是天气好,薛令蓁才陪着宋氏出来在园子里走走,珍珠几个丫鬟也是寸步不移地跟在身后。

  宋氏抚了抚尚未隆起的腹部,温柔一笑:“今日这天气好,连园子里的花都显得更加漂亮起来。”

  薛令蓁见她开心,笑了笑,绽出俏皮的一对梨涡:“母亲比起这些鲜花也是不差的。”

  宋氏瞥了她一眼,轻笑:“你这孩子,嘴巴愈来愈甜,定是没少吃糖。”

  薛令蓁正要说话,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只见一身灰蓝色打扮的方姑姑难掩面上的喜意,上前向薛令蓁和宋氏行了礼,面上带着笑容:“郡主,殿下特意让我给您送您送封信,道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薛令蓁歪头地看了眼那信封,倒不觉得秦烨会骗她,只是一时也想不出究竟会是什么好事,竟让方姑姑这么急着送。

  方姑姑含笑不语,只将信塞入了薛令蓁的手中,笑道:“郡主瞧了便知。”

  宋氏知晓这皇长孙会给薛令蓁是有书信往来的,但多也是在薛令蓁的生辰前后,对于此时送来的,也是颇为诧异。

  第32章

  方姑姑见薛令蓁接了信,福了福身子,“奴婢这宫中还有些事情,不便久留。郡主若有回信,找往常一样,交给小印子便是。”

  小印子是几年前秦烨送来的小太监,年岁不大,每回薛令蓁与秦烨有什么传信都通过他来。那时皇帝已经开始着手扶持起秦烨来,二人之间的这点小动作也并未瞒着皇帝,反倒让皇帝默允了这书信往来。

  手腕子上的莲花坠子触及还有一丝凉意,薛令蓁给宋氏说了一声,拉着方姑姑往一旁走。阳光下,小姑娘脸蛋还有些婴儿肥,巴掌大的小脸圆润可人,一双微微上勾眸子里盛着碧波涟漪:“姑姑你先别急,殿下这几日身体还好?”

  她给秦烨回的礼都是用异能栽种的花草,摆在房里,也有养身之效。上次送的时候,还是在上一年生辰时,不知道秦烨的身体是否彻底调理好了。

  方姑姑面上笑容更甚,“太孙殿下一切都好,只是忙了些罢了。”

  薛令蓁放下心,笑吟吟地道:“府里还有些张娘子新做的水晶龙凤糕,我念着您最爱,不妨带一些。”

  方姑姑道:“那可好,真是多谢郡主了。”

  待雪桐送着方姑姑走后,薛令蓁心有所感,打开了那封信。

  信倒是不长,还没写够一页纸张,只是秦烨寥寥数语,便将昨日书房与今日宝和殿所发生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

  太子“重病”,李庶妃赐死,李家满门服罪,舅舅被封为昌国公,宋氏一族也被平反!

  薛令蓁毫不意外地被这一连串的的消息惊住了,清润的眸子微微睁大,眨了眨眼,过了一些时间,又将这封信反复看了几遍,才缓缓消化完了这一连串的喜事,眼底里顿时就浮现出浓浓的欢喜来。

  那日秦烨虽然将事情透露给了薛令蓁,可她还是没想到,秦烨的动作会那么快!这才过去了几日?

  今日朝堂上刚刚发生的事情,他怕是立刻就传信给了自己。

  薛令蓁垂下长长的睫羽,在眼下撒下小小的阴影。柔嫩的手指一颗一颗划过皓白腕子上的佛珠手串。长久佩戴下的木制佛珠愈发温润,带着些她的体温,触及时是十分温热光滑的感觉。

  可她记起的却是那日秦烨救下她时,她所感到一丝冷寂。

  不知为何,心头微微一酸。还好李家将灭,太子“重病”,那个三皇孙不成气候,这宫中再无人可伤他了。

  蓁儿,你怎么了,殿下怎么突然就派了方姑姑来送了信,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宋氏不便打扰,只由珍珠陪着到一旁的凉亭里休憩,见方姑姑已经走了,女儿却还握着信站在那里久久不归,心头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