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节(1 / 2)





  想起了刚才注意到的事,周氏顿时一言难尽的看向陶琼琇。

  她现在才知道,陶琼琇成婚后,那些丫鬟竟然很少近她的身。擦手净面,洗漱换衣,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这个女婿亲力亲为,亲手去做的。

  这可真是……

  周氏心中复杂,觉得有些不成体统,可到底是高兴来的更多。心中更是大松了一口气,觉得陈嘉赐对女儿这般上心,她那些担忧,怕是真的多余了。

  “对了,”陶琼琇忽然想起来,看着陈嘉赐说,“孩子该叫什么名字?”

  陈嘉赐微的皱了皱眉,说,“皇兄曾言,孩子的大名由他来取。至于小名,你来吧。”

  他之前不觉得大名由皇兄来取有什么,可现在看着自家儿子躺在这里,一股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他倒真有些舍不得了。

  可现在再舍不得,也晚了。

  “啊——”陶琼琇愣住,谴责的看着他,皱起柳眉说,“阿赐你怎么能这样呢,这可是我们的孩子。”

  陈嘉赐无言,到底是他理亏,不把这事当一回事。见着陶琼琇有些不乐,到底不舍,便说,“那我去找皇兄说说。”

  “可以吗?”陶琼琇惊喜道,可不待陈嘉赐回答,她又皱了皱眉,小小的叹了口气,说,“算了吧,说到做到。我们起小名吧,反正小名叫的多。”

  陈嘉赐无奈,闷闷的嗯了一声。

  周氏在一旁看着,心中思绪游转。

  看这样子,分明是自家阿莹把镇北王吃的死死的。竟连出口的话都能说改就改。这还真是……

  看来自己之前的心真的白操了。

  “那叫什么好呢?”陶琼琇问。

  “你慢慢想,不着急。”陈嘉赐倒不甚着急,轻声哄道。

  也是,陶琼琇心中鼓劲。

  她一定要给自家小子取一个顶好顶好的小名。

  逗弄了一会儿孩子,陶琼琇便有些乏了。

  她到底是累了,闲话一会儿,便就又睡了过去。

  周氏也不急着回安国公府了,而是先在镇北王府待着。这一对小夫妻第一次有孩子,她实在不放心。

  与此同时,太后更是命人赐下不少赏赐。

  若非她身份贵重,不可轻易出宫。不然她非得亲自上门来看一趟不可。即使如此,她还是派了个身边的女官前来,待她看了几眼。这才了了心思。

  镇北王有后,这可是大喜事。

  太后皇上皇后轮番赐下赏赐,洗三当日,更是由太后和皇后派来的女官亲自操办。弄得热热闹闹的。

  京都勋贵齐齐上门,高声恭贺。

  这般动静,陶琼琇在后院都听见了。

  眼巴巴的瞅着奶娘把孩子抱出去,她心里牵挂的不行,就算知道有自家娘亲和陈嘉赐看着,孩子出不了什么意外,可她就是心里牵挂,就是不放心。

  也不知道洗三是什么样子的?

  陶琼琇身体没好,正养着,自然不能亲自去看,只能靠丫鬟转达。

  不过,不用多说,陶琼琇也知道,自家儿子的洗三宴肯定不会寒酸。

  办完了洗三宴,周氏到底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准备离开。

  这些时日她也看了,虽然陶琼琇和陈嘉赐没什么经验,可有宫中太后赐下的人看着,也不会出问题的。

  既然如此,她也能放心了。

  她临走前,陶琼琇到底是起好了自家宝贝儿子的小名。

  “福安,叫福安怎么样?”陶琼琇辛辛苦苦想了好几日,终于找出一个满意的。

  福气安康。

  虽然有些俗,可在她眼里,这就是她最深的祈盼了。

  有福气,方能遇难成祥。常安康,方能长命百岁。

  听了她的话,周氏和陈嘉赐自然说好。

  于是,我们的小包子就有了个名字,叫做福安。

  至于大名,听说宫里的皇上正翻着典籍,绞尽脑汁在取呢。

  太后她老人家发话了,道他既然揽下了这事,就必须给她的小孙孙取一个好名字。否则她可是不依的。

  足不出户,好吃好喝的供着。陶琼琇边精心的坐月子好把身体养好,边养着小包子。

  刚出生的小婴儿,可谓是见风就长。

  等到陶琼琇出了月子,不止她的面色红润。本来又红又皱的小福安也已经出落的白白嫩嫩的了。

  小小的婴孩儿,嫩生生的。眼睛雾蒙蒙的尚且无神,却已经能看出这是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了。眉毛还淡,看不出具体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