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逆袭的欧石楠_116(1 / 2)





  他光辉的际遇由此开始。考入音乐学院,得到赏识,写出第一支广受赞誉的歌剧《亚德雷辛之王》第一篇章,他开始出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他的小提琴拉得极好,三十三岁遇到一位名流的小姐,坠入爱河,两年不到便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可这段婚姻叫他差点陷入绝望的深渊,当相恋的爱火被彼此矛盾的各种观念消磨殆尽,年轻的小姐毅然决绝得与他离婚,为了带走他的女儿叫他几乎身败名裂,他在近不惑之年苍颓得离开维也纳,走过罗马、佛罗伦萨、米兰、波恩、慕尼黑各种城市,最后还是回到了他最先开始抛弃的地方。那时他记忆里只知道打架抢地盘的混混弟弟已经成了格拉斯哥最大黑道势力之一的教父。

  两兄弟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哥哥在音乐上,弟弟却在权谋。帕特里克·哈曼凭着他的一己之力,将西城这个有名的贫民窟改造成了坚固如铁通般的黑道势力所在。低矮的砖屋肮脏的水沟整天嗷嗷叫着吃不饱的孩子已经再看不到,外人都说哈曼是满手血腥的恐怖恶狼,可只有在他“治下”的人知道,他硬生生肩负起了整一区人的生计。

  当年知道留不住哥哥时,帕特里克用偷盗来的钱财送他离开了格拉斯哥,如今哥哥一贫如洗回到这里,他还是接纳并资助了他。在弟弟的帮助下,尼古拉斯在皇家音乐学院得到了一份工作,他强迫自己如苦行僧般在学院修行,正是这十年里,他创作出了足以流传后世的佳作。

  希瑞尔资料才看到一半,被灰鹞等人以“非正常手段”带来的音乐大师已经醒了。用药的剂量不大,也正是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素质偏弱,醒来虽然会有点头痛但并无大碍。而且,大家都知道,这次“邀请”并不能持续太长时间,否则,得知自己的哥哥无缘无故失踪消息的帕特里克·哈曼,或许会将整个格拉斯哥都掀翻天。

  在等待哈曼大师洗脸清醒,慢慢从药剂的影响中完全脱出来时,希瑞尔也无意再翻灰鹞收集的资料与传记。他站在旅馆的窗户口,静静望着远处夕阳下砖红色的大片建筑群,满脑子都是母亲的时候,偶尔也会想到那年佛罗伦萨广场上的女孩,花朵般娇艳的美丽,这个世界却承受不住她们生命的重量,所以死神要来将她们带走。

  他已经有很久没有记起过克劳瑞丝了,可以只要一想到,回忆画面的色彩依然还是如此明艳浓烈,深吸一口气都仿佛还能嗅到蒙昧在旧时的气息。

  哈曼大师已经从“绑匪”口中得知这份“邀请”的目的时,满腔的愤怒逐渐消退,得知希瑞尔的身份时,他的脸上已经是混杂着激动与紧张的表情。健朗老硬的老人拍开奈登的手拒绝扶持,匆匆走到客厅抬头看,视线触及到窗边人的时候停下了脚步,像是一瞬间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苍白沉寂得仿佛如纸糊一般,下一秒,老泪纵横。

  “艾丽卡!”

  希瑞尔停顿了一下,亲自上前把他搀扶到沙发上坐下,见他情绪实在过于激动,抬头看了眼,一个保镖上前在老人身上探了探,摇摇头示意没事,希瑞尔也就放下心来,低下头给老人倒了杯茶。

  哈曼大师还在不停流泪,垂着脑袋似乎觉得不好意思,看到希瑞尔的举动,连忙抬手有些受宠若惊得想要端起茶杯,但是一双手颤抖得很厉害,完全不听使唤,试了好几次僵直连弯都弯不拢,在茶杯即将倾倒的一瞬间,被希瑞尔飞快得挪到一边,哈曼呆呆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手,眼泪流下来都要把胡子给打湿了。

  他曾拉得一手好提琴,钢琴风笛都不逊色,但叫他的生物迈上巅峰的,却是他的创作。因为那年当他回到格拉斯哥的时候,他的手就已经不能碰乐器,所以他作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而存在,却不是年轻时候叫维也纳都鼓掌过的提琴手。

  希瑞尔坐在他对面,耐心得等待老人平复心情。灰鹞与奈登等人已经悄无声息离开了客厅。

  “孩子,你与艾丽卡……与艾丽卡,如此相像……”

  希瑞尔想,这位老人跟母亲之间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往事。可他年少时似乎从未听母亲说过有这样一位老师存在?不过,母亲是会风笛的,苏格兰风笛,这样想起来,似乎确实是有那么些兆头?记忆里他曾询问过母亲,法兰西上流社会勋贵的女儿,大多走的是传统路线,学的是钢琴与歌剧,连提琴都很少,为什么母亲会风笛呢?当时她笑着说,因为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呀。

  希瑞尔从未细想,但此刻却恍然大悟,母亲口中的老师,便是这一位。

  对于父母死讯的线索梗塞在他心头,迫不及待得想知道细节,可就在这种时候,他觉得提起那桩恐怖的事故都是罪过,这位老人禁不起太大的刺激。

  他说道:“您……与我的母亲,是怎样相识的?”

  即使伤心地控制不了泪水,哈曼大师还是忍不住露出几分神采。有些相遇,美好得哪怕深处惨痛的地狱,只要一想起来,仍旧会觉得欢喜。

  “是在南锡,斯坦尼斯瓦夫广场,”法国的南锡,离巴黎不远的大城市,而闻名于世的斯坦尼斯瓦夫广场是被称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城市广场,老人的神情充满回忆,苦涩又甘甜,痛苦又欢欣,“那时我被迫离开维也纳,几乎身败名裂……我前妻甚至不允许我看一眼我的女儿……我像很多年前一样,穷困潦倒得流浪在各种城市,走走,停停,看看,像个街头艺人一样靠手艺糊口,然后在南锡遇到一个少女,她蹲在我的琴盒面前,听我拉完《沉思》,说嗨,你为什么要哭呢?”

  当时他并没有流泪,他的脸犹如所有历经沧桑被岁月浸染得麻木的人一样,沉默而黯淡,他走过很多地方,走到那所谓音乐之城的藩篱之外,看到这片广阔的大天地,可他的心已经封闭而没有活力,曾几何时大气磅礴震撼广野的乐音,也只剩下苍颓的泪水。

  麻木得活着,麻木得前行,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少女,说嗨,你的琴为什么在哭?

  老人讲着讲着自己也笑起来:“你大概从来都不知道,你的母亲——艾丽卡年少时,也离家出走过。”

  她离家出走来参加她最喜欢的影星的追悼会,在灵前放了一束白菊,随哭泣的人群往外走,呆立了一上午之后离开,不知道去哪,路经广场时听到一只曲子,歌剧泰伊思的幕间曲《沉思》,十九世纪法兰西作曲家马斯涅所作,她很喜欢歌剧,她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会将这样一支宁静悠远的冥想曲,拉成火山即将崩裂前幕天席地都是灰烬的哀恸。

  “那天的收益不好,我用琴盒里可怜巴巴的钱,请她吃了晚餐,我还记得那个小餐馆上的是鹅肝跟鳕鱼排……我想那是她一生吃过的最难吃最不新鲜的鹅肝和鳕鱼,但她依然吃完了,并笑着对我说谢谢招待,”老人的目光怀念而怅惘,“艾丽卡……她是真正的贵族小姐,美丽,温柔,高贵,坚强,那时我并不知道她是离家出走,我以为她只是想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我与她一起走过法国的很多城市,我拉琴,她唱歌,赚了旅费继续往下一个城市,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着迷得几乎以为她就是我的女儿。”

  “母亲也是如此尊敬爱戴您的,我想她一定愿意称呼您一声父亲。”希瑞尔轻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