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曹氏莲步轻移,莞尔微笑,忙里忙外,端茶续水。

  举手投足间无不端庄有礼,颇得章德厚这个老秀才的好感。

  趁着赵良埋头做题的空闲,曹氏请章德厚上座闲聊。

  话里话外都绕不开赵良的课业,章德厚也晓得她心思,顺着她夸了赵良几句。

  曹氏喜不自胜,连连起身道谢。

  不过一想到何夏兰,她脸上这喜色就消散了几分,转而多了几分关切和忧虑。

  “我家良哥儿顽皮,多亏有夫子约束着,还望夫子多多费心。”

  曹氏无不委婉地说:“这数月之后九皋书院的……”

  章德厚一捋长须,颔首道:“这是自然。”

  曹氏叹了口气:“不瞒先生,我认识一户人家,就在这杏子街上,也有心将她家儿子送往九皋书院……”

  “这家人也请了个坐馆的先生……虽然此人绝不能与先生相比。”

  “但我这心里着实放心不下。”曹氏拧眉道,“还望先生平日里多多督促良哥儿一二。”

  曹氏心里忐忑啊。

  明明张幼双不论如何也是无法与章夫子相提并论的。

  但她心里怎么没底呢。这要是输给了何夏兰,她真真是没脸见人了!

  她委婉地将将这番掏心窝子的话说了出来,孰料章德厚细细问了张幼双的情况后,却勃然变了脸色,险些要甩袖子就走。

  这位保守的老先生显然是被和“娼家”相提并论给气得不轻。

  曹氏心里咯噔一声,慌忙站起身,心知说错了话,忙哀声告罪。

  “先生赎罪!”

  好不容易将章德厚哄得回转,曹氏俏脸一白,诚惶诚恐,再也不敢多说了。

  ……

  哪怕章德厚不承认,这何夏兰与曹氏两家打擂台的消息,还是如同长了翅膀似的,瞬间传遍了整条街。

  两家人私下里可都卯着劲儿呢。

  一个是博学洽闻的老秀才,一个是没名气的妇道人家。

  果断是老秀才这边靠谱!

  甚至连吴朋义都不知道从哪儿听得了消息,跑来插了一脚,大笔一挥,大张旗鼓,赞助了不少笔墨纸砚。

  末了,还挺骄傲的,昂首挺胸道:“我这不是赞助你么!”

  “你不是和你家老爷子吵架了么?”张幼双茫然地问。

  吴朋义瞬间紧张了起来,涨红了脸说:“这点儿钱……我还是有的。”

  张幼双算是彻底败给这位少爷了:……赞不赞助不知道,至少被包养是洗不清了!!

  不过吴朋义这段时间状况确实有点儿不大对劲,明明考上了举人,也没看他去准备会试。

  举人和进士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滴大的。

  有句话不是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么,要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那必须得考上进士!

  进士和举人外派的时候差距那也是杠杠的!进士多派富庶之地,油水丰厚,举人多派穷山僻壤。就连政绩考核升迁调任差距也十分“美妙”,进士多调任到六部京官,而举人则在地方上打滚摸爬。

  貌似为了这件事儿,吴朋义和他家那个固执的老爷子大吵了一架。

  就和电视剧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大家长一样,这位吴老爷子果断地卡住了吴朋义的零花钱。

  等哪天还是找个机会问问好了。将这件事儿暂时抛之脑后,寻了个空,张幼双又特地去跑了趟九皋书院的知味楼。

  腆着脸问九皋书院的学生要来了历年来的卷子,顺便把上次借的书还了回去,又借了几本新书。

  来到知味楼,依然是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沙沙的翻阅书本的动静。

  张幼双略一思忖,走到人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这经史子集区域,寻找合适的,可以拿来当教材的四书五经注疏或科举程文。

  刚准备上手,偏不巧有一只手已经越过她头顶,伸了过去。

  这是一只极为好看的手,修如梅骨,如同风霜凛冽,大雪覆压下的一枝。

  纤细苍白的肌肤下包裹着的骨肉走势极为流畅,肌骨清瘦却又不失力度,手背上的突起的筋脉亦如条条的修枝,指甲盖似玉般润泽。

  许是因为常年握笔,微有些畸形,骨节突出,这恰到好处的畸形与古怪,却如同老松的曲干,蕴着些难以描摹的性感风姿。

  这只极为好看的手越过她头顶,伸了过去。

  那一瞬间,她就好像陷入了一片冰霜冷冽的气息中,被这绵绵的细细的风雪所包裹住了。

  第26章

  张幼双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