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节(1 / 2)





  看了两三秒,张幼双福至心灵,脑子灵光一现,果断一拍脑门。

  她这教学方式在九皋书院引起了争议,谁叫她人微言轻。

  可是三五先生不一样啊。

  经过她这么多年的艰苦奋斗,三五先生俨然已经成了越县公认的耆儒大佬。

  她为什么不“请”三五先生给自己站台呢?

  第56章

  于是那点尴尬,那点迷妹心思瞬间就被抛之脑后。

  将面前已经写好的稿子揉成一团,张幼双抽出一张新纸,深吸了一口气,抓起手边的一支笔。

  略一思索,就敲定了题目,玷毛刷刷落笔。

  这次她要写的内容是《我之举业观》

  主要是驳斥“举业功利”种种言论。自从《五三》出版之后,她就没少被德业派的人喷,不过秉承着黑红也是红,不要轻易下场的理念,张幼双基本没有参与过骂战。

  或许是有感而发,这一次她写得特别快,各种旁征博引。

  主题思想主要是“经世致用”。

  你能说孔子周游列国是功利吗?错!是为了经世致用!是为了拨乱反正!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实践吗?!不就是为了能兼济天下么。

  如今所谓的士人口口声声所谓抱定向往儒家义理。

  实际与圣人大道所偏甚矣!

  这些人日日沉潜于经书义理之中,对民生之多艰冷眼旁观,独善其身。

  何谓真正的士!真正的士该当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出淤泥而不染,身处逆境依然抱定本心。

  真正的士敢于将自己的所学用在实践上!

  真正的士是敢于直面七情六欲的勇士,而非视七情六欲为猛虎的道学家!

  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服务于实践。

  这里又引朱熹巨巨的话,“但有父母在,仰事俯育,不得不资于此,故不可不勉。”

  其实朱熹巨巨对于应举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不过这里就不多加探讨了。

  父母亲族不辞辛劳将你抚养长大供你读书,就算是为了报答父母之恩情,你忍心令父母忍饥挨饿吗?

  通篇文章前半部分,肯定了物质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了应举的功利性。

  反对空谈心性义理,割裂知行、义利之间的关系。

  后半部分,又对现存的科举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譬如说像朱熹巨巨一样反对死板僵化的程式化啦,反对割裂经义的命题方式啦。

  重实学,多考包含时政要务的策问,将如今学校的不养士,单单储士的现状扭转过来,最好分门别类,开设专业的学科。

  如今的举业现状就是这样的,你想要改变,就先要适应规则,跻身于此,掌握权柄之后才能更改规则,匡扶朝政,澄清天下。

  十多天后,张幼双再次钻进春晖楼的时候,就听到了春晖楼内议论纷纷。

  “三五先生这篇《我之举业观》,真是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经世实学,果真是妙计呐!”

  远远地就看到杨开元这小老头儿和孙士鲁两人,一老一少,一瘦一胖,谈论得很是热烈。

  看到张幼双提着鹿梨浆进来,杨开元叫住她,笑眯眯地问:“小张来了啊,今天来得挺早的啊。”

  “哈哈早上起得比较早。”

  “给你给你。”杨开元笑眯眯地递过来个什么东西,“三五先生新出的这一篇《我之举业观》你还没看吧。”

  张幼双愣了一下,爆发出了连她都觉得牛逼哄哄的演技,果断作出一副惊讶又惊喜的表情,“没呢!我刚听说了,谢谢先生。”

  孙士鲁捋着胡须,笑道:“我们都看过了,拿去看吧。”

  “诶诶多谢。”这声谢十分真情实意。

  她大概明白杨开元和孙士鲁为什么当着全“办公室”的面叫住她,为的,就是借这篇《我之举业观》替她站台。

  不过这两位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就站在他们面前。

  回到了自己的工位,张幼双故作认真地看了好几眼,这才带着一脸兴奋一脸满足地将这篇新刊印的文章还给了杨开元。

  杨开元笑道:“可有收获?”

  张幼双不好意思地,飞快笑了一下:“有很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