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六章 教育兴庄

第一百零六章 教育兴庄

教育兴,则陈庄兴的理念,看来已经成了陈庄这些管事儿人的共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抓好教育了。

袁朝抛砖引玉,提出了这个大的方向,自然是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一下。

沉吟了片刻,周苇航还是捏着小胡子先站了出来。“庄主,现在我们陈庄有两个学院,学子也有两三百人,平常我有空时候,也会去授课一番,我觉得咱们的学院放眼大明都是很特别的存在。”

“首先不收费用,这就很特别,同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更是特别。”

“别的学院都是把四书五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咱们学的却不止是四书五经。”

“庄主按你的要求,我们又分别请来了教授天文、地理、算数等各类先生,这已经相当特别了。”

“庄主,我觉得咱们应该定下一个基调,咱们的学子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如果是为了考科举,那么就不应该再学旁左学科,耽误了他们的科举前程,如果是为了别的,就要提出来个大方向,让他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的其他学科。”周苇航捏着小胡子说着意见。

袁朝听了也是点点头。

确实如此,一个人做一件事儿总是要有个大的方向的,如果没有方向,就是一个无头苍蝇了。

“苇航说的对,要给学子们方向。”

“我决定了,我们陈庄的学院,以后就是为了陈庄发展培养人才,而不是为科举考试。”

“如果有一心想考科举的,可以自由选择不在这里读书,反正我们的目的不变,就是为了陈庄的发展。”

袁朝说的这些话,让下面众人听的也是耳目一新,陈庄培养人才,目的就是为了陈庄发展。这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却是平地起惊雷。

如今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学得一身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啊。能说出读书不为科举的,陈庄的学院应该是头家。

不过他们这些铁杆陈庄人,自然是对这样的目的没有意见,并且可以说是十分同意袁朝的提法。

第一个事儿算是研究好后,袁朝又开始打量众人,看众人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正在打量着的时候,曲岭冷不丁的站了出来。

“庄主,这商会有商学院、文人有陈庄学院,那技术工匠呢?我们急需鸟铳,火炮,可是不能总是依靠采买吧,我在想,是否能建个类似的学院,让陈庄的工匠人才源源不断。”早就不怎么说话的曲岭,这次倒是侃侃而谈起来。

袁朝听着曲岭的这一番话,眼睛都亮了。

这分明就是给了自己更大的启迪啊。

商人有陈庄商学院培养,综合人才有陈庄学院培养,那急缺的工匠为何不再创立个陈庄工学院培养呢。

有了成熟的教育,再配上陈庄已有的工坊,那将会是源源不断的各类优秀工匠人才。

袁朝想到了这些,那眼睛真可以说是闪烁着光芒。

“曲岭,你说的太对了,真是让我获益匪浅。”袁朝激动的夸赞着曲岭。

听到曲岭这么一番言论,杨浩眼珠子一翻,也顿时有了注意,兴冲冲的站了出来。

“庄主,我也有意见要提出来供庄主采纳。”

袁朝又见到平常十分沉稳的杨浩也给炸了出来,要发表意见,看来今天这个讨论确实开的很成功。

“杨浩,你不必说了,我已经想到了。”袁朝笑呵呵的看着杨浩,杨浩也笑呵呵的看着袁朝。

在一旁一直愣着插不上话的袁旭说话起来。

“庄主,到底是什么呀,你俩怎么神神秘秘的呀。”还没搞懂其中意思的袁旭摸着脑壳说到。

“哈哈哈。”袁朝看到这个直脑筋的袁旭,也是笑了起来。

“袁旭,我和杨浩是都想到了一件事儿上,那就是既然陈庄能有培养工匠的工学院,那么自然也应该有培养军官的军学院吧,这样才算满足了陈庄的各项人才需求,杨浩,我说的对吧。”袁朝对着袁旭和杨浩说到。

“自然如此。”杨浩高兴的拱手说到。

袁旭一听也是恍然大悟起来,“奥,对对对,我们军人是整个陈庄的主心骨,自然也需要人才的培养和补充了,这个军学院的法子确实不错,庄主,俺也支持这个提议。”袁旭也是开口表示十分赞同。

袁朝稳了稳神儿,又把思路捋了捋,开口宣布。“我宣布,我们陈庄要有四所学院。分别是已有的城南的陈庄商学院,城北的陈庄学院,另外再在城东建立一座陈庄军学院,在城西建立一座陈庄工学院。”

“四个学院都由我担任院长一职务。”

“王泽担任商学院副院长、苇航担任陈庄学院副院长、黄祖余担任工学院副院长、袁旭担任军学院副院长。”

“每个学院要开设相应的学科,找到专业的优秀先生授课,要有评比有学年,科目学完毕业,投入到陈庄的建设发展中。”

“四所学院分别为陈庄培养合格的商业人才、综合人才、工匠人才、军事人才。”袁朝布局完这些学院,也是顿时豪情顿生,有种人才尽收的感觉。

“那么接下来还有谁有什么好的提议吗?”袁朝又环顾众人,期待着其他的建议。

看了一会儿,大家也没有什么再提出来的好的建议。

最后王泽站了出来。“庄主,我有两个意思想要再说一下。”

“既然有了四个学院,就要招收大量学生,我想咱们可以收人不限于陈庄子弟,在考察品行以及开设入门考试测试后,广收天下各地人才。”

“另外我还请庄主高标准的建设这四个学院,毕竟咱们有钱了。”王泽笑呵呵的提出了这两个中肯的建议。

袁朝听了也是赞同。“确实,我们既然要培养人才,就要多收人才,我同意打破地域限制,我还建议确实能力出色的可以把家搬到陈庄。”

“至于高标准建设,那是一定的,我的大账房先生都说要在这上面花钱,我怎么会在这心疼钱财呢。”

“四个学院全部高标准建设,以后每年有需要,可以写出情况,向我打报告申请拨款。”袁朝也是在教育上丝毫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