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7、创业进行时(1 / 2)

17、创业进行时

张洋订购的铁锅早已架在简易灶台上,倒进去的茶油正滋滋的冒着油花。一块已是金黄色的面块在阵阵“兹拉”声中被一双长筷子上下翻动着。

“等会儿,姑奶奶,说不定还不熟呢。”

“我不管,明明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快点,我还要拿它孝敬父亲呢!”

小姑娘直勾勾地盯着锅中的食物,没有丝毫走神。

怎么看她爹都不像是能吃到头一块的。

随着油烟味儿愈发浓厚,丫头已经无法保持往日的形象了,她不等捞起的面块控干净油就往嘴里塞。

往日里的淑女,此时愣是被烫的齿牙咧嘴也不放弃。

至于大叔,当然不会孩子气啦,这会儿只有天知道他在哪儿。

高人,都是要形象的,吃食神马的,诱惑力实在不够看。

其实也没啥好东西,炸油条而已。

呃,看实际成果的话,更准确的说应该叫过油面块。而且原料相当粗粝,让张洋极度怀疑是麦片的玩意儿。

没办法,就是厨艺再好,谁会在能很轻易的买到酵母时去研究怎么用玉米做酵子?张洋记得自己母亲那代人也不是人人都会,何况自己。更麻烦的是,眼下也没有玉米。

酒曲或者蜂蜜倒是同样能用,可在当下的年代聊吃食就是个悲剧。寺院内存储的少量江米甜酒早就被他和自己的小伙伴们霍霍光了,至于酒曲,那玩意儿比盐还贵。

蜂蜜就不用提了,不解释。

面粉的质量问题更是暂时无解,用舂米的工具做出来的面粉怎么都不可能有多精细。

但做人要知足,这年头能有油量大的食物那就是上份,没有谁会计较口味。

对了,从上次盂兰盆节上观察到,好像其他寺庙已经有长明灯了,现在既然有油,也得忽悠这帮和尚及时点上。非常好的广告效应,而且也能为自己以后早晚课的溜号多找点借口不是。

最近慧通师叔似乎又要收紧自己的活动轨迹。自家搭档虽然傻点,不过老坑人家也不合适。

看了看旁边的丫头,张洋再次坚定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就算不大富大贵,也没有让人家跟着挨饿的道理。

商人的地位是低,不过那也得看情况,真以为世家大族就不经商了啊?白手套而已,不难想到的。

猪脚虽然没资格玩白手套,可猪脚也没想往大了玩呀,他仅仅是想要赚取一些自保的资源而已,用不着太大规模的。

也不能大,别忘了张洋所取代的到底是谁还没闹明白呢。

当然,想要干事儿还需要说服一下寺里,而且理由肯定不能用这个。凡尘炼心嘛,未曾入世,又哪里来的出世呢?答案都在抖音上被说烂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对茶油的接受度比较高的话,附近的乡民们就能多一笔大进项用来改善生活。

而寺庙在此事中同样可以赚取一大波功德。

张洋为此又把举办盂兰盆节时提到的功德再次进一步发挥一下,比如功德金身。

唔,好像不管是跟佛教相关的新闻,还是影视故事,佛教金身的说法都挺受欢迎的。

也不是全然瞎说,金身的初步概念在释迦摩尼圆寂的时候已经出现。就是好废脑子,他为了达到目的,几乎掏空了自己在看小说时积攒的那点见识。

对了,肯定不能只讲虚的呀。

在和老和尚耍嘴炮的同时,大叔就已经带着自家丫头请寺庙中的和尚们在吃了一顿酣畅淋漓的油泼面。

崩瞅面条简单,那玩意儿在眼下可是妥妥的贵族食品,而且那些贵族们十有八九吃的还是片儿汤等原始版。哪会有张洋提供的成熟技术味道好呀。

重油、重盐、强烈的味蕾刺激对于长期嘴里寡淡的人来说,效果比想象的好。

这点别抬扛,清淡小菜在古代只适合大贵族吃,那些家伙整日里无所事事,又基本没有稍大的体能消耗,最重要的是他们平日里不缺大鱼大肉,偶尔换换口味当然好呀。

否则的话,出自寺院和宫廷里的高级素斋也不用那么费事,直接炒个时蔬不就行了?

呵呵,果然什么时候吃人嘴短的话都不算过时,在一片恭维声中,张洋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