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一章 听说有把刀

第六十一章 听说有把刀

一封短短的书信,朱熙看看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虽然确认是慕容嫣的字迹无疑,可是这个内容他却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毕竟几个丫头前几天才给他送了一封信,里面根本丝毫没有提及要嫁人的事情,只是说了写平常的琐事而已。

话虽如此,朱熙还是把前几天那封信拿出来又仔细看了一遍,试图找到蛛丝马迹来证明慕容嫣信中的内容是假的。这一看之下,他还真的找到了蛛丝马迹,原本以那几个小丫头的写信的习惯,一封信里少不了涂抹修改,可是这封信中却没有什么涂抹的痕迹,有的只是工整流畅的簪花小楷。

想到这里,朱熙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带着信就去竹安的小院。不过可惜,早上醒来的时候不在小院的竹安,这时候仍然不在小院。朱熙足足等到了中午,竹安才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小院。朱熙连忙迎了上去,直接把手中的信交给了竹安,急切的说道:“师父,帮我看看这封信的真假。”

竹安一脸茫然的接过了信,一看信上的内容,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满脸欣喜的说道:“没想到啊,你捡回来的那几个小丫头这就要嫁人了啊,慕容嫣这个师父当的可真地道。”

一听这话。 。朱熙就有些脸色发青,有些紧张的说道:“师父,你确定这是慕容嫣写的?”竹安想没想,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她写的。”

看到朱熙脸色不好,竹安反而一脸促狭的说道:“怎么,几个小丫头嫁人你不高兴啊?”

朱熙似乎是被人说中了心事,脸色瞬间转红,没好气的说道:“你才不高兴,我只是生气那几个丫头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告诉我一声,反而要慕容嫣这个外人来告诉我。”

其实朱熙的心里真的是有些五味杂陈,莫名的回忆起和几个丫头相处的点点滴滴,他和几个丫头虽然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可是书信交流却持续了数年的时间,从未间断。原来的少年和小丫头就在不停往返的书信中,从懵懂的小屁孩变成了现在的翩翩少年和二八佳人。而在他的心里,几个丫头也从妹妹一样的角色,演变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谊。

不过朱熙的回忆却被竹安打断了,竹安看到朱熙沉默了半天没说话,就淡淡的说道:“不高兴你就去蜀国看看啊,大不了就把那几个丫头抓回来呗。”

朱熙一听之下,如梦初醒。觉得自己应该马上整理行装去蜀国一趟,不过仔细一想,他有职司在身,虽然他经常偷懒不去提刑科,可要是长时间不在四国城,那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有些无奈的说道:“孙先生,你不要胡说八道好不好。第一,我没有不高兴;第二,我身为提刑科掌令,哪能轻易离开四国城两三个月去蜀国。”

虽然朱熙仍不承认自己不高兴那四个丫头嫁人的事情,可是竹安却知道自己这个徒弟想去蜀国一趟,便淡淡的说道:“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在草原上见过一次李白,当时我让李白答应让你进剑山找刀,眼下就是你该换刀的时候了。”

朱熙一听,就想起来了这件事情,那一天他见到了一身白衣的李白,见到了李白携天地威势的一剑,也见到了竹安只是用看似普通的的一刀,就破掉了李白的那一剑。回忆起当时的战斗,朱熙只觉得心驰神往……

不过竹安并没有给他回忆的时间,在一旁没好气的说道:“你去不去找刀,不去的话就等来年!”

朱熙这才想起来,眼下不是走神的时间,连忙说道:“去。当然去,不过我才八品,打不过李白啊!”

竹安没好气的说道:“让你进剑山找刀,不是让你去抢!再说了,就你这点水品,李白可没有心情和你打!”

朱熙这才彻底醒悟过来,有些尴尬的说道:“可是就算是进剑山拿刀的话,一来一回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那城里的事情怎么办?”

眼见这个平日聪明伶俐的徒弟,今天变得痴痴呆呆,竹安只能没好气的说道:“算了,你只管回家请假的事情吧,剩下的事情我帮你搞定。真是笨死了。 。连个请假都不会请,再说提刑科几百号人又不是离了你就不会做事!”

朱熙一听竹安的安排,顿时大喜过望,满脸堆笑的说道:“谢谢师父,我要是找到好刀一定回来给师父看看!”

竹安只是没好气的说道:“找刀?找媳妇儿还差不多。”竹安这话一出口,朱熙就变成了大红脸,都忘了反驳,就一溜烟儿的跑回了家。

回到家里之后,朱熙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服,就算是做好了准备。不过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和母亲说这件事情,正在书房里挠头苦思。

就在这时候,下人传报,说流风会馆的掌柜的有急事要他前去。朱熙这才想起来早上的时候古风流就追着他要说事情。。眼下又派人来送口信,想来应该是真的有事情,便只能先放下找借口请假的事情,急急忙忙的去了流风会馆。

一见到朱熙,古风流就连忙把他拉进自己房间,悄声说道:“少爷,昨天晚上张闻书又来了一次,好像是他和十王爷之间有了些矛盾。”

朱熙一听是张闻书的事情,连忙追问。古风流便把昨夜听到的话又说了一遍:“当晚张闻书一来,看着心情就有些不好,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喝醉了,莫名其妙的说起自己这一年有些坐吃山空,没挣不到什么钱。又说蜀国的大人物还不停的跟他要钱。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了一句话:什么十王爷,应该叫他十万两王爷。然后就醉倒了。”

“后来刘非打探到年节的时候张闻书只给十王爷送了一万两银子,而而十王爷却命人原封不动的把银票送回了四国城,还带回来一句话:无功不受禄,张大人的大礼,本王断然不敢接受。”。